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47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让“漳州味”的白芽奇兰茶真正飘香

    作者:◎叶庚成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4-11-24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茶王赛、斗茶会等茶事盛会热后的冷思考

    1997年在福建省茶叶品质鉴评会暨九峰杯茶王赛上,平和县白芽奇兰茶以500克白芽奇兰茶拍卖18万元,创当年全国乌龙茶同行业价格之最,从此,白芽奇兰茶名声鹤唳,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迅速提升,茶叶销售额也随之增长。此后,平和县除经常组织县内的茶王赛外,还组织参加国际、国家级、省市级茶王赛、茶博会、品茶会及推介拍卖活动,这些活动得到积极响应,企业支持,茶商参与,茶农关注。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或参与无疑为平和县白芽奇兰茶和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赛事、盛会过去了,留给我们的不仅有成果,还有更多的思考。有商机的盛会,参与者思考的是如何融入其中,主动出击,主动寻商机,大家知道,盛会尽管商机无限,但也商机有限,竞争激烈,有句话说得好“功夫在诗外”,某种意义讲,靠几天的盛会能取得多么好的成果,显然是不现实的,他只能是一个交流与认识的平台。平台搭建,如何唱戏,一句话,要靠实力说话。

    所以说茶王赛热的意义不应仅限于谁的茶叶质量有多好,能够推销更多茶叶和怎么不断扩大茶叶种植面积;而应该促使人们在热闹的背后更加理性地思考如何将这一产业做大做强,大家对白芽奇兰茶的企盼不仅仅是无限的热闹,它作为平和县一个潜力巨大的特色产业,要走的路还很长。

    热闹背后的“喜”与“忧”

    热闹不是没有理由,近年来,平和县加大了对全县茶叶产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经过努力,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种植、加工、营销体系,形成了一系列品牌,聚集了一批原料优、品质好、口味纯的白芽奇兰茶产品。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12.5万亩(其中白芽奇兰10.8万亩),年产量1.2万吨,毛茶产值7.3亿元。全县从事茶叶种植、加工的企业、农户1万多个,涉茶人员10多万人,涉茶产值近20亿元。2012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博会上,“平和白芽奇兰”被列为指定接待用茶;2012年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平和白芽奇兰”获国家工商总局注册;2013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白芽奇兰”品牌评估价值达到17.94亿元,2014年达到18.82亿元,在全国范围内的203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中居第十三名;2014年1月,白芽奇兰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6月,“平和白芽奇兰”在台湾成功注册,成为全省第一个成功在台湾注册的茶叶类地理标志品牌。2014年8月,在由中国社科院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首届网络斗茶大赛暨中国最美茶乡评选”上,平和县获“中国十大最美茶乡”称号。

    “平和白芽奇兰茶产业已经成为继平和琯溪蜜柚之后又一带动平和农民致富的主产业,对拉动经济、增加就业、促进平和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茶农在产业发展中得到了实惠。这样的热闹让人感到欣喜。”平和县农业局局长张建雄介绍说。

    但在“喜”的背后,有“忧”。茶叶的评选有标准,但茶王的评选是没有标准的。一些“茶王”难免鱼龙混杂、含金量不高。在热闹的同时,我们更要考虑没得到很好解决的一些长期困扰产业发展的问题。目前,全县多数茶园种植管理水平粗放,未实现分类管理,低产茶园所占比重大,种植水平和经济效益低下。从加工过程看,加工企业与原料生产基地脱节的问题突出,有的加工场所简陋,加工机械简单,粗制滥造;特别是在流通环节存在管理较为混乱的问题。较为隐形的问题在于,整个茶产业的发展更多的出现在生产与流通领域,换言之,现在的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其中不少投资盲目性较大,而在消费终端却缺少稳定、健康、长期的消费市场,目前,白芽奇兰茶的价位仍然很低,消费市场的脆弱很容易引起市场的大幅波动。诚然,开发市场是需要投资的,但不是所有的投资都能确保得到回报。

    更多创新和平民化 “茶王赛”才会走得更远

    “茶王赛”为平和县白芽奇兰茶品牌形成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如何继续通过“茶王赛”为未来平和县白芽奇兰茶品牌服务,就必须考虑“茶王赛”公开性、公平性和消费者的参与性,增加市场对“茶王赛”认同性。“茶王赛”的继续举办要充分考虑茶叶专业展会及其他经贸展会活动的相结合,探讨如何使“茶王赛”出现在如9’8厦门投资贸易洽谈会、各大城市食品博览会等大型展会上,借助展会的影响扩大平和县白芽奇兰茶宣传作用,推进茶叶品牌发展。专业“茶王赛”是嘉宾、专家云集吸引眼球,普通茶农只能是“仰望苍穹,很难拥有”,这些斗茶会最后只剩下热闹,而斗茶会更应是平民,让普通茶农也来参与。

    “这泡茶底力足、高山韵味好,略带花香”、“这泡茶滋味浓、饱浆、兰花香,就是有点涩,如果有更好的天气和技术,肯定是特级茶”——在今年的秋茶生产中,平和县崎岭乡彭溪村岽头小组茶农自发组织“斗茶会”。他们自当评委、不设名次、不发奖金,有的是对参赛茶叶的肯定,更多的是点评出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工艺。“像这种我们民间自己搞的斗茶会,每位茶农都能参与,很实在,很直接,对我们制茶工艺的提高很亦帮助。”茶农曾建东高兴地告诉笔者。

    2013年,平和县白芽奇兰茶协会、平和县九峰镇眉山村委会与福建省天醇茶业有限公司在“茶叶第一村”——平和县九峰镇眉山村联合举办办春季斗茶会,更为精彩。经过专家从茶的外形、汤色、滋味、香气、叶底等五方面,对选送茶样开汤评审,共评出一、二、三等奖各一名,优质奖五名。

    通过举办这样的村级“斗茶会”提升了眉山村茶叶的知名度,也使茶叶价格大涨。获奖村民曾庆奖高兴地说:“我的春茶一季就是采1500斤左右,获奖之后,大家争着要,一斤毛茶卖了50块左右,价格比往年将近翻倍 。”“眉山村今年茶叶价格是往年的两倍,这得益于斗茶会,通过斗茶会给我们村的茶农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也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斗茶会,来宣传我们眉山的茶叶,提高我们眉山村的茶叶品质。”九峰镇眉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张腾云介绍说。

    崎岭乡彭溪村岽头小组和九峰镇眉山村举行的“斗茶会”其实就是“茶王赛”走向平民化的雏形,政府及相关应加以引导、规范。此外,举行区域化茶王赛更能体现当地茶叶生产质量。

    由于平和县各乡镇茶园零星布局,茶叶多数是一家一户茶农或小茶厂、或较大茶叶企业加工生产,经营分散、规模不大;茶园建设标准不一,茶农间缺乏很好的交流沟通,大多凭借各自的经验生产,制茶标准不一,同一品种的茶青做出的茶叶往往质量参差不齐。这也导致有的茶农发展快,有的茶农则因市场信息不畅、技术又没跟上,越来越落后,同样也造成各乡镇茶产业发展不够均衡。

    “我认为,可在各乡镇搞茶王赛,各茶企之间再搞茶王赛,然后集中这些赛事的获奖茶样进行总决赛,这种区域化茶王赛更能体现参与性和公正性。”平和县白芽奇兰茶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国雄介绍。

    发展现代茶业 希望与梦想才能同在

    “你的茶王含金量有多高?数量有多少?”这个问题或许获奖者难于启齿,而更多的是要政府及相关部门来回答,“茶山处处有茶王”这或许是一个很好的答案。这个答案的回答是要深思熟虑、富有远见的,而“发展现代茶业”是解答的最好行动。

    2013年,平和县在出台的《中共平和县委 平和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加快现代茶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意见;近期将结合漳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壮大“漳州味”平和白芽奇兰茶产业的要求,拟出台《平和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据平和县农业部门介绍,该意见的实施是确保整个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提高茶产业综合能力的客观需求,并能有效地维护白芽奇兰茶品牌的形象,将有效的规范白芽奇兰茶的生产和经营,为白芽奇兰茶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据了解,在现代茶业发展中,平和县3年内计划投资1.5亿元,实施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茶叶初制加工厂清洁化改造、现代茶叶庄园建设、现代茶叶加工能力提升、茶叶初制加工集中区建设、茶叶生产技术培训、科技下乡入户、新机具新设备推介、茶王赛等活动。同时,加强监管,确保质量安全。先后下发了《平和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平和县农药市场整顿规范工作方案的通知》、《平和县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销售和使用部分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通知》、《农药经营管理承诺书》、《平和县农资经营管理标准》等文件材料,并专门成立了品牌管理与农资市场整顿督查队,重点监督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从根本上规范农资市场的整治和管理,确保产地农资安全。推行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将茶叶质量管理贯穿于茶叶基地建设、生产管理,加工制作产品流通和市场监管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目前,福建向荣大芹山茶业发展有限公司,福建天用茶业有限公司、平和闽鑫白芽奇兰茶总厂、平和奇山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平和九峰茶叶有限公司都已开展质量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同时加强茶叶农残抽样检测,对县内企业和茶农生产的毛茶、净茶进行抽样送检。“近阶段,我们还在采取措施限制开发,保护生态,积极引导茶产业由传统茶业向设施茶业转变,实现集约化经营的生产目标。”平和县农业局副局长黄良仕介绍说。

    一个新发展纲领的出台似乎难以解决整个茶产业中遇到的所有问题,然而它的出台预示着平和县茶叶产业已经开始走上规范管理的道路,一个产业的发展与壮大绝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发展需要热情与努力,更需要脚踏实地与耐心培育。我想,不久的时间“漳州味”的白芽奇兰茶将真正飘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