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434期>第4版
    第4版 :五江之源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李叔的改变

    作者:平和县霞寨中心小学教师 周文莉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22-05-30
    编辑:周忻昊 点击数: 字号:

    田野上禾苗青青,微风过处,绿色的波浪随之漾起。农人在田间劳作,老牛在田边吃草。花山溪潺潺地从田间穿过,脚步轻盈。田里干活的农人回家前,总会到溪中濯洗,有时还会用双手掬一捧溪水解解渴、解解暑。一股清凉、一股清甜便从舌尖瞬间到达心田,劳作的辛苦也被消去大半。农人的老牛也贪婪地喝着溪水,仿佛这水是人间仙醪,低下的牛头久久不愿抬起。畅快地享用之后,农人和老牛一起踏着夕阳归去。

    他们顺着溪边的小路,向村庄行进。暮色中,已有较早忙完的妇人在河中洗衣。河水哗哗,也掩不住她们聊天时间或响起的笑声。笑声和着从田间传来的一浪一浪的蛙鸣声,成了美妙的乡村小夜曲。

    这些风景被珍藏在记忆深处,成了一幅贮存在心底的山水田园画卷。后来,密柚产业兴起,田里和山间都种满柚树。春日里柚树花开,香气袭人,山村都被浸在花香里;秋日里柚果累累,引人垂涎,好一派丰收的景象。密柚连年丰收,行情又好,小村庄也跟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低矮的楼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又一座的小洋楼;泥泞的小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村间水泥路;一到夜晚就黑布隆冬的历史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路灯送来的亮如白昼的光明。

    李叔家是村里最早借着密柚富起来的。他家有柚树三千,连年高产,又赶上好价钱,所以他第一个在村子里盖起小洋楼。小洋楼在村东边,成了村子里最容易识别的地标。那时,若有陌生人找不到准确位置,乡亲们准会说:看见那栋漂亮的小洋楼了吗?你要找的地方就在它的……李叔家也是村子里第一个买小汽车的,利用农闲时节,他常载着一家人自驾游,见识了外面不一样的世界。他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城里上班,李叔很豪气地帮着儿子付了大半房款。借着蜜柚,李叔一家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村子里像李叔这样的人家,还有很多。蜜柚成了乡亲们的经济产业和主要的经济来源。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人们惊讶地发现花山溪水量逐渐变小,竟有退化成沟渠的趋势。并且水质变差,不再清澈。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再没人到溪里洗衣、濯足,更没人敢直接饮用溪水。溪水哗哗,还在不停地向前流,可乡亲们与花山溪毕竟是疏远了。她默默地流着,仿佛与人们不再有什么关系。

    人们还惊讶地发现,自家饮用的水有一股不明原由的异味。水是生命之源,关乎健康。乡亲们只好到离村子七八公里外的峭壁下取水。可没过多久,取来的水里也有了“另一番滋味”。人们只好跑到更远地深山老林去取水。为了喝上相对健康的水,人们只好越跑越远。喝上较为纯净的水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水质变差,饮水成了人们天天要应对的难题,引水工程也被摆上了重要日程。可光靠引水,就能彻底解决问题吗?

    近年来,由于产能过剩等综合原因,密柚价格持续走低。柚农们辛辛苦苦劳动一整年,有时连成本也无法回收。望着满园的柚果,李叔和乡亲们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有时为了把柚子卖出去,得费不少人情才能请到收购商前来看果、议价。卖柚子成了考验人际和心力的烦心事。若是不请人来收购,这满园的柚果怎么处理?更让人头疼。

    今年春,当政府出台保护花山溪的政策时,李叔是非常开心的。他主动要求村委会把他家的柚园恢复成农田。他知道,果树生长和结果都需要施肥、喷药,长久积累下来,土地不再肥沃,溪水不再清澈。调整产业结构,既能找到更好的出路,又能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花山溪的水质,何乐而不为?李叔不仅自己率先响应政府“园改耕”的号召,还动员亲朋好友积极加入“柚园改造”工程。在他的带动下,乡亲们把海拔较高的柚园有的改种茶树,有的改种树木。“退果种茶,退果还林”的活动正在这片被花山溪滋养的大地上有序进行。李叔说,终于又听到久违的蛙鸣声了,再过一段日子就可以闻到稻花香,吃上自己种的绿色大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还可以带着心爱的小孙子到溪里摸鱼捉虾。说这话的时候,有一朵笑容在李叔的脸上绽放。

    那日回村,我发现李叔和一帮乡亲卷着高高的裤管趟在溪里。原来他们要在溪流平缓的地段建拦截坝,用钢筋焊成坚固的方形大铁筐,在铁筐里装满活性碳,这样可以过滤掉一部分杂质。据李叔介绍,花山溪上这样的拦截坝有好几十个,生态滤床也有近百个,政府还要沿溪建湿地公园,多措并举,确实改善母亲河的水质。这真是我们百姓的福音!说这话的时候,又有一朵笑容在他的脸上灿烂绽放。

    因为深爱,所以愿意不断改变,这是最美的乡情。李叔和一群一群的“李叔”们,正用实际行动书写着自己对母亲河、对家乡的深情。

    花山溪在他们的身后缓缓流淌,安静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