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420期>第4版
    第4版 :五江之源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文明原有像

    作者:⊙张山梁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22-02-21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记忆,正因有如此这般的记忆存在,才使得城市发展得以有可寻可溯的轨迹,还有文化沉淀的温度,更有差别于他郡的特色。然而,传承城市历史记忆的不只是高楼大厦、亭台楼阁等物质遗产,也有民俗传说、宗教信仰等非物质遗产。物质文化遗产记载着城市沧海桑田的变迁,展示着城市宽广深厚的阅历,体现出城市独特的魅力个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唤醒人们对城市过往变迁的记忆,记录岁月沉淀下的匠人匠心及特色历史,奠定这座城市所形成的绵延不息文脉。

    保护城市古建筑,保护城市文化记忆,就是保护城市文脉,更是保护着赓续不断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它,不仅仅需要城市执政者、管理者的文化担当,更需要一批文化人,尤其是居住在这座城市文化老人的良知与呐喊、不畏与直谏。

    初夏时节,因为共同的文化价值追求,我利用周末的时光,独自一人驾车行驶500里路程之遥,从闽南赶赴闽西,来到昔日汀州府署之地,也就是今天的长汀古城。与从江西瑞金参会之余赶来的浙江社科院副研究员张宏敏道兄会合,一同考察福建阳明文化遗迹,考察一座因城墙而建、又因复建城门而拆的祠宇。它,就是建于1633年、修于1699年、拆于1999年的“长汀王文成公祠”。

    为何在闽赣接壤的长汀兴建一座祭祀王阳明的祠宇呢?这就得回溯到500多年前的明中叶时期,那时的闽、粤、赣、湘四省交界地方,发生数起震惊朝野的山民暴乱,成为朝廷之心头大患,而汀州地界则是连着这些贼巢,危若累卵。加之这里山路崎险,林木蓊翳,瘴雾骤兴,官军不易深入其地讨伐平乱,愈演愈烈,正伤透了正德皇帝的脑筋。在兵部尚书王琼的举荐下,王阳明接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地方的职务。明正德十二年(1517)正月底,刚刚莅赣扶疾履新的王阳明,就接到闽粤交界漳南地区的发来紧急军情通报:剿贼败衄,遇到小挫,又看得闽、粤官军意见不一。于是,便亲自率领2000名精兵从赣州出发,跨雩都、越会昌、过瑞金,一路疾奔入闽,进军汀州,驻扎上杭,火速挺进漳州一线督战。王阳明是如此记述这段行程的:“即于当日选兵二千,自赣起程,进军汀州,一面督令各官密照方略,火速进剿,立功自赎,一面查勘失事缘由。”在率军挺进漳州的征途中,王阳明途经当时的汀州府治驻地(今长汀县),沿途看到衣不遮体的饥困百姓,荒芜凄凉的凋敝民生,不由心生感慨,赋诗一首《丁丑二月征漳寇进兵长汀道中有感》:“将略平生非所长,也提戎马入汀漳。数峰斜日旌旗远,一道春风鼓角扬。莫倚贰师能出塞,极知充国善平羌。疮痍到处曾无补,翻忆钟山旧草堂。”诗中,我们既可想象当时汀州、漳州一带因常年遭遇“山贼”骚扰,时弊不除,民困难纾,满目尽是疮痍荒凉的境况;又可领略到一位儒者迫切解除百姓倒悬之苦的明德亲民情怀,也窥见了南畿都市文化地标在先生内心记忆的重要位置。漳南战役之后,王阳明从上杭凯旋班师回赣途中,于四月十七日,再次抵达汀州府衙,并逗留汀州府署数天之久,随地于汀州府学、长汀文庙举行讲学活动,传播阳明心学,教化民众,还将汀州知府唐淳带往赣州随军征战。正是有了王阳明往返数日而逗留汀州的行程,使得长汀古城有了先生踏足的履痕,也就有了阳明文化的记忆。

    而后,到了崇祯六年(1633),当时的汀州知府笪继良干了一件“合郡县二城为一”的大事,兴建城墙,护佑民众。大功告成之余,了解到汀州百姓十分感念阳明先生“使汀之老幼得免锋镝死亡之惨”的功德,便顺应民心所向,从修建城墙所剩余的银两中,动支一百五十六两银元,在广储门(今三元阁)外左侧修建一座王文成公祠,以祀先生。公祠落成之后,郡守笪继良又在祠之右侧修建讲堂,每月初一、十五日,召集当地儒生,讲学授课,传经布道。于是,一座“长汀王文成公祠”便矗立于先生过化存神之地,既让汀民敬仰膜拜,又得教化兴起。《长汀县志》(清光绪)是这样记载:“王文成公祠。旧广储门外左址。崇祯六年(1633),郡守笪继良建,申请修城剩银一百五十六两,买韦豫勋田十七亩。又捐俸买租二十石零,为春秋祭祀修整费,载在祠册。虔院陆问礼有记,郡守笪继良有诗。”到了清康熙三十九年(1699),经历半个世纪多风吹雨打的公祠,已是“祠宇将倾”之状,知府王廷抡响应汀民之呼声而重修,使得汀民俎豆先生之礼不熄而延绵传承。这里,我们既看到汀府执宰者在兴建祠宇的显性功业,更看到了许许多多汀州“文化老人”在背后的疾走奔呼,反映民意的隐性善德。正是有了这些“文化老人”穿梭于官府与民众之间,反复沟通,表达民心,才促成了公祠的兴建与修缮,链接了汀州文化史上的一段传承记忆。

    是的,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承方式。明崇祯年间笪郡守兴建王文成公祠,如《志》书所言:“汀之有文成祠,报功也”;而清康熙年间王知府重修,则是避免祠宇“倾而废,废则不能复兴”。从外在的形式而言,祠宇的修建是城市建设历史的传承与守护。但从内在深层次的传承而言,是文脉的赓续。正如时任福建巡按张钦在《王文成功庙碑》中指出,“闽为宋夫子讲学地,而汀、漳数郡又明王文成公经略处也。大儒过化存神,士民何日忘之。”如此这般而说,是最直接不过了,可谓是一语中的。王文成公祠兴建、重修,最为根本的是为了汀州历史文脉得以不断传承与守护,使得在朱学重镇的闽地里,依然可以坚守具有独特地域阳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我想,正是有了如此匠心独具的运作,才使得城市文脉得以传承,也使得城市之间各自有别,彼此之间绚丽多彩。

    遗憾的是,到了1999年,因城市发展需要,长汀县决定重修三元阁城楼,便拆毁了年久失修的长汀王文成公祠,在其址地上恢复建设了一座仿古的城楼,依然命名为“三元阁”。曾是“民之思,请以修”的公祠,便消失在人们的目光之中。如今,人们只得在长汀县博物馆里,看到一张标注为“建于汀州城的王文成公祠”的老照片。惜哉!痛哉!

    对于长汀王文成公祠旧址的考察,我曾于数年之前与道友万土兄一起,按图索骥,找到了三元阁左前方的大致方位。但为进一步了解长汀王文成公祠旧址的准确位置,以及拆毁公祠的背后原因,我便提早跟长汀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王英主任联系。王主任是一位很爽快的人,也是一位有文化情怀的领导干部。听说我们到长汀的主要目的是寻访“王文成公祠”老照片与遗迹所在地,便带我们直接进入长汀县博物馆,不假思索地寻找到一张“建于汀州城的王文成公祠”的老照片。我很是兴奋,因为这是福建省内已毁先生公祠的唯一有照片记录的,既难得,又庆幸。

    王英主任是个有心人,为人谦逊。在之前的沟通中,她得知我们长汀之行是为了寻找阳明文化遗存,便早早联系了长汀县文保所以及研究汀州历史文化的两位老先生,其中的赖先生就是那张“建于汀州城的王文成公祠”老照片的拍摄者。在长汀这几位道友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新建的广储门“三元阁”附近,寻找“王文成公祠”遗址。据赖先生回忆,“王文成公祠”是1999年拆除的,他虽想阻止拆毁,但无奈自己势单力薄,只好用照相机拍了一幅照片,是为城市文脉传承而留存记忆。否则,也是憾事一桩,人们将永远无法一睹公祠昔日的容颜。幸哉!喜哉!此时此刻,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一座城市“文化老人”的历史担荷与文化良知。

    这,就是一座因修城墙余款而修,又因修城门让地而毁的“王文成公祠”。文明原有象,卜筑岂无缘?无论是笪郡守的兴建,还是王知府的重修,抑或是赖君的拍照留存、王主任的究址入志……无一不是在传承汀州历史文脉,守护城市光明。可谓是嘉惠后世的善举,值得吾侪学习。

    站在长汀王文成公祠遗址上,我在聆听几位长汀文化老人的回忆描述,看到从身边熙熙攘攘的人群,或许人们已经忘记了这里曾经有过的那座公祠,也记不得500年前到此平乱、讲学的阳明夫子。但从这几位文化老人的描述语言中、流露眼神里,我似乎读懂了汀民对圣贤“思而不忘”的情愫,读懂了汀民一直传承“教化不辍”的坚持,使得今日之长汀古城依然散发着文化的魅力和光芒。或许有人会说,今天的社会不再需要依靠公祠来缅怀先圣的功德,因为有了网上虚拟的祭祀空间,人们可以用手指头点一点就可以送上一束菊花、点燃一根蜡烛。然而,缺乏仪式感的祭祀,哪来心怀敬畏?哪来如履薄冰、诚惶诚恐的慎独?如果连祭祀先贤圣哲如此庄重的事情,都可以被娱乐化,那必将心无道德约束,何事不敢为。

    离开长汀古城之时,当我看到的长汀已然是一座有如朝霞喷薄而出的现代化城市,举目所及的大多是鳞次栉比的高楼、笔直宽敞的大道,还有车水马龙的车流、流光溢彩的灯光……然而,在这些繁荣喧嚣的背后,我更多的是看到那些传承这座城市历史文明的文化守护者的默默耕耘和艰辛付出,他们既没有兴建一幢高楼大厦的财力,更没有主宰一方地域发展的权力,但他们却用孺弱的声音传达一座城市的昔日荣光和曾经辉煌,让执政者记得历史、敬畏文明。正是有了汀州“文化老人”的执着,今天的我们才能够看到昔日长汀王文成公祠的老照片,也才可以一睹长汀文庙藻井那根未被涂红而保持原漆的横梁。正是有了汀州“文化老人”的坚守,今天的我们才能漫步在古韵悠然的长汀古城,记得住汀州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和烽火连天的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