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419期>第4版
    第4版 :五江之源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元宵猜谜

    作者:⊙石映芳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22-02-15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正月十五闹元宵”——围炉、看花灯、舞龙舞狮、龙艺游行是我们这里的习俗,热热闹闹、喜气洋洋,不过最令我期盼的莫过于元宵灯谜会了。

    话说有这样一幅画:一条鱼,鱼头以下部分画了几条横波纹,让你猜两种食品。你会在几秒钟之内猜出来呢?这样的谜语对于一个猜谜高手来说,只能算是小菜一碟。十多年前第一次猜灯谜的我却因为猜出这一则灯谜而无比激动,至今记忆犹新。

    那时的我还在读龙溪师范,第一次在漳州城过元宵节。那天晚上我和舍友结伴去中山公园看花灯。公园里彩灯闪亮、五光十色,煞是好看。而我却无心流连,一处人头攒动的灯谜竞猜点勾住了我的脚。只见高高飘摇的彩灯下方拉着几条长长的绳子,绳子上密密麻麻地挂着写有谜语的彩色纸片。猜谜的群众黑压压一片,上至七八十岁的老者,下至六七岁的孩童,各个都兴致勃勃。有作冥思苦想之状的;有射中谜底,喜形于色的;有差之毫厘,扼腕叹息的……以前我只是在书上了解到有猜灯谜这回事,小时候也猜过一些简单的谜语,但身临其境猜灯谜还是第一次。看着一张张飘荡在风中的谜题,我充满了好奇,却又在云里雾里,不知从何猜起。人群中不时有人猜中了,我总在答案一公布时茅塞顿开,正如闽南俗话说的“说破不值钱”呀。在他们的启发下,我摸着了一些门道,看到了开头提及的那幅图画谜,一时灵光乍现,脱口而出:“鱼露、水面!”“回答正确!”灯谜主持者笑眯眯地递给我一支牙膏作为奖励。旁边的观众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虽然那天晚上我只猜中一则灯谜,但深深感受到了中华灯谜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对灯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二天我就迫不及待地抽空跑到新华书店买了《灯谜集锦》和《谜语大全》两本书。开始了如饥似渴的学习探究。也就在那个时刻,灯谜知识大门彻底向我敞开了,我走进了那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如痴似醉。

    灯谜就是这样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既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深得民众喜爱,因此得以广泛流行。

    记得第一次到古城府埕猜元宵灯谜,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到闽南语灯谜。当时,主持人刚把那则“自学(打一闽南口语)”的谜面挂上去,就看到一个苍颜鹤发的老者用闽南语大声喊道:“无人教示!”“哇,好厉害呀!”周围响起了一片喝彩声。接下来,主持人又出了几则猜闽南语的灯谜——“夫,猜出头天”“断首菩萨,猜无头神”“泥腿子,猜土脚”、“花开花谢,猜放凋”……都十分巧妙、有趣。据说那里面的许多谜语,都是漳州灯谜协会的会员制作的。也就是在那时,我才知道原来掌握一定方法,也可以自己出谜语。于是开始学着自己制作谜语,自娱自乐。

    再后来,我发现每逢元宵节,我们镇子里也有组织灯谜竞猜活动。第一次去猜灯谜时,就被当时的场面震撼到了。

    灯谜的主持人是一位又黑又瘦又高的老者,六十岁左右,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兰老伯”。据说是个剃头匠,去他的店里理发有个福利——猜出店里的谜语可以免费理发,现场竞猜的谜语有很多是他自己出的。一个给人剃头的老农民,也会出谜语?开始我有点不屑,可是当看到那些谜题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了——“盈盈一水间(打一本地名),谜底相思溪”、“四十(打一自然村名),谜底顶莲花”、“龙宫寻宝(打一热播电视剧),谜底上海探戈”……每一则都符合“谜面雅,扣合巧,谜味浓”的佳谜标准,一看就是对灯谜有深入研究的。再看前来猜谜的群众摩肩接踵,场面十分盛大,其中还有好些刚从田里回来,提着篮子挑着水桶的乡亲们,“港口,码头!”一则“集装箱在哪里上岸”谜语刚亮出来,一个扛着锄头,裤管卷得老高,腿上沾满了泥巴的中年汉子大步流星地走过来,还没站稳就脱口而出,一下子射中了谜底。那幕场景就这样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这是多么令人欣喜的好事呀!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灯谜之乡”的漳州,原来灯谜不仅仅在古城内风靡盛行,古城外,各个县的乡野村落,也早已经遍地开花。

    往事悠悠,灯谜的情结就这样一直在我心头绕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