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414期>第3版
    第3版 :综合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十年芳华文学路

    作者:⊙林秋辉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22-01-10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简介:林秋辉,坂仔人,平和林语堂文学馆长,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平和林语堂研究会副会长,作品散见于《闽闽风》《厦门日报》等刊。

    坂仔镇四面环山,花山溪穿越镇中心,世界文化大师林语堂的故居就座落在坂仔中心小学后花园。以前林语堂并不为人所熟知。林语堂先生出生后居住的老房子座落在坂仔中心小学后花园的角落里。2005年,林语堂故居的重修,2007年平和林语堂文学馆落成开馆,林语堂故居聚焦了世人景仰的目光,吸引八方游客前来参观。

    我师范毕业后在坂仔中心小学执教,上课时总喜欢与学生畅读古典诗词和当代名篇,朗朗的书声飞出窗外,也飞进学校茂密的后花园树林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调进平和林语堂文学馆当解说员。当面对着林语堂先生故居里一张张黑白照片,我有点诚惶诚恐。“诚”的是我对大师的敬佩之情,“恐”的是自己对林语堂先生生平一知半解,不知从何说起,刚开始讲解时结结巴巴的。有一次,一个游客突然问我:“为什么林语堂先生被称为世界文化大师?”这个浅显的问题就把我难住了,窘得耳根阵阵地发热。还好这位老先生没有嘲笑我,而是鼓励我要多看林语堂先生的书。我不敢懈怠,开始钻读起林语堂先生的大作,《京华烟云》《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一本本林语堂著作带我走进文学的殿堂,从书中了解到中国人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先生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性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诉诸笔端,我在大师的著作中寻得一个完美的生活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我更像一位旅行者一边贪婪的欣赏山水美景,一边把所学的知识不断地充实到讲解内容当中,我的讲解逐渐变得形象具体和幽默风趣,不断获得了许多游客的喜欢和赞赏。

    静静地走过转岗十年的岁月,默默地感受文学熏陶的暖风。阅读渐渐成为一种享受。我常坐在林语堂故居的石椅上,捧起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当目光在方块汉字的城堡中穿行,心灵也慢慢张开翅膀,引领我飞翔,躁动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心灵的愉快,随着文字空间舒缓行进或者轻盈地舞蹈起来,一份惬意,也不由自主从心底冉冉升起。林语堂文学馆解说员,不仅是我个人职业的转变,更实现了我人生文学梦的蜕变。转眼十年过去了,我在文学馆的三万多个日子里,接待过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十来个国家的游客和领导,早已记不清具体接待过多少拨客人,进行过多少场解说,也记不清上过多少档国内的知名电视栏目。一年中最忙的时候是“五一”“国庆”“中秋”“春节”,有时一天要讲解七八次,但我从不厌倦,始终把情感寄托在这片面积不足两千五百平方的园区,文学馆园区里卵石小路上留下我数不清的脚印,岁月如流水,却再也带不走我刻在骨髓里的记忆和溶在血液里的情愫。

    冬去春来,十年文化馆工作,也激发了我文学创作的热情。当第一篇散文《家乡的花山溪》在《柚都平和》呱呱落地,我的作家梦便一发不可收。随即《母亲》、《春游语堂故居》《家乡的夏天》等,陆续在《闽南风》《厦门日报》等刊发表,看书写文章,俨然成为我生活中一份不可或缺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