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408期>第4版
    第4版 :五江之源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长乐老区旧貌换新颜

    作者:⊙罗龙海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21-11-30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长乐有棵树,树旁有座桥,桥下有条溪,溪中盛产粗鳞鱼。溪名长乐溪,水上已无船,只有天蓝蓝,岸上也无渡,沿溪桥梁一座座。树是古榕树,到过长乐乡,或是从长乐乡走出去的人,都不会忘记原长乐乡政府大门前与长乐卫生院之间的千年古榕树:枝干蜷曲而伟岸,树冠铺天盖地独木成林,树梢间百鸟筑巢四季和鸣生态音乐如同天籁。

    桥是石拱桥,叫长乐大桥,古榕的树冠遮盖了整个西岸的桥头,茂密的枝叶倾下着身子伸向水面,状如神龙嬉水。河里潺潺流水自百十里外的芦溪上游蜿蜒而来,一路逶迤向南流去,天光水色,如诗如画,山水铸魂,诗画入梦,萦绕在多少外出的长乐乡贤的心头!

    蜿蜒奔流的清溪水南北纵贯长乐辖区,把长乐的山野自然分成东西两个区域。西岸,大岗岽山巍峨耸立,山脉起伏如龙,望北行闯入秀山、乐北、农家,在秀峰龙岭与永定上洋接壤;往南走有张坑自然村,与广东大埔毗邻。东岸,也是群山连绵,群峰凹凸对峙的山腰处涌现出的乐南水库,犹如一颗璀璨明珠,点缀在长乐大山中间,环水库周边,有建三、建南、联胜、葵山、南庭五个行政村。

    行走在老区红土地长乐乡的绿水青山之间,放眼远望漫山松树、桉树和蜜柚,绿意葱茏交织,山花烂漫点缀。每逢做饭时间,山旮旯各处都有袅袅炊烟升起,先是如柱状从农舍屋顶滚涌而出,然后逐渐扩散缓缓升空,渐渐淡化融入云层,化作薄纱缥缈、鹤羽轻浮,有谁会不喜欢这片祥和安宁的土地?

    水流清韵,山存风骨,长乐的名字早已载入革命史册,如今,青山绿水中早已听不到80多年前那场红色暴动的喧嚣,硝烟散尽,沃土清宁,只在每年清明时节,不少外地人会远道而来,把历史追思留在长乐这片红色土地上,把崇敬的目光留在那一排英雄树护卫着的平和革命暴动纪念馆,以及对岸不高山坡上的平和革命暴动纪念碑。

    有个诗人写道:暴动纪念碑“如历史高翘的手指”直指蓝天!

    因为备受欺压剥削而谋求革命,因为区位劣势明显而谋求发展,长乐人民从来都有敢为人先的精神,他们绝不因为远距县城交通发达地区而自弃,不因为大协关天然屏障而失去自强的信念。尤其从上世纪的70年代末开始,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长乐人民更是掀起建设的大潮,开公路、造大桥、修电站、建水库,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一步步改变昔日贫穷落后的面貌。

    硝烟散尽是长乐,人间正道是沧桑。如今,这块浸透着红色文化记忆的土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去体验那穿越时空隧道的感觉,感知那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烽火岁月,感受那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许多外出创业成功的长乐乡贤,都忘不了小时侯的印象:叔伯们闲聚吸烟、闷头喝茶的时候,嘴边总不离“读书”两个字,那是他们在谈论或者教育子女要认真读书,他们一致认为读书就是一切,读书就有未来,这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的农村版。再有一个字就是“勤”,总说人要勤劳才能致富,要勤俭持家才能幸福长久。于是兄弟姐妹一起上学,整个村子的小孩一起上学,上学的小孩成群结队,一路推推搡搡。改革开放分田到户之后,为了供子女读书,实现望子成龙,许多乡亲搭帮结伙外出打工,成为城市里的打工一族。逢年过节回乡的他们,嘴里流出的城里故事就是晚辈孩子心头的火种,像火炬引导了大家的无限向往,逐渐烧掉孩子们心头的蒙昧。

    脑海长流长乐水。大学毕业后在深圳特区上班的罗如海回忆说:记得小时候上学途中常常窜下河游泳,夏天,那河水是孩子们欢乐的天堂,河水深深浅浅,笑声浮满河面,只是常有溺水险情发生,令大人小孩禁不住揪紧了心。长乐溪不仅是少年欢乐的天堂,也是大人们的欢乐剧场。农忙之余,父辈们沿河撒网,那真是“鱼满竹篓嫌刀慢,姜细汤肥回味多”,而聪明的小孩子们“每天傍晚放夜钓,隔天清晨收粗鳞”,也让孩子们早早享受到收获的乐趣;夏季洪水爆发,一溪清水变成滚滚洪流,枯枝腐木顺流而下,漂浮在每个河湾处,每当这个时候,村夫农妇齐上阵,长钩短钯同出手,粗细无遗打捞上岸再挑回家,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有一大堆的“水货之喜”;腐木在土埕晒干后会发出蓝莹莹的磷光,且滋生出无数萤火虫:乡村夏夜,碧蓝的天空繁星点点,地上的萤火虫飞来飞去,捉几只萤火虫装在玻璃罐里,为孩子们夜间玩耍引路照明,那是我们这辈人的童话。

    长乐乡老一辈人回忆说,长乐境内溪长桥多,自改革开放以来,沿河逆流而上逐步建设了河贡头水面桥、良坝大桥、朴树下水面桥、黄沙漫桥、长乐大桥,其中良坝大桥和长乐大桥是石拱桥,其余皆是水泥桥。至于公路交通方面,早些年,偌大长乐乡包括秀峰在内,一天只有一趟班车,40座位的公共汽车从县城出发往返75公里,车来人挤如饺子几欲胀破脆弱的车皮,车去卷起漫天灰尘催落多少没挤上车人的眼泪,偶尔出现的吉普车鸣着刺耳喇叭急速冲过,更是引爆无数上学路上孩童们饥渴羡慕的眼球。

    这情形,已不再。但彼时彼地,有谁能想到,今天的山村也是车来车往如流水,并且能够——“车过路无痕”。吃过了以前交通运输之苦,再看今日交通的方便,相信大家心中的感叹与幸福感是会成正比涌起的。大公路和乡村土路实现水泥硬化是近几年的事,这是老区作为偏僻农村面貌变化最大之处,所谓“大路大富,小路小富,无路不富”,有了便捷的交通,这几年,长乐乡干部群众的笑容越来越像山里的野花一样悠然绽放、灿烂自在。

    昔日革命红土地,今朝生态好地方。经过烽火淬炼的长乐乡,更懂得珍惜如今的美好时代,更懂得致力发展。今天,苏区儿女正大力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朝着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知行合一创伟业,在红土地上再谱新篇章、再续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