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43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味蕾上的故乡

    作者:◎黄荣才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4-10-27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有许多人走进故乡,其实就在味蕾。

    有朋友在厦门工作,回到平和,第一件事就是到平和水面店,来一碗平和水面或者粿条。很简单的小吃,却是吃得畅快淋漓,似乎这一碗下去,奔波的辛苦、堵车的烦恼,所有的不快烦躁烟消云散,行走的脚步才真正停顿下来,有种云淡风轻的平和。故乡于他,或许就是这碗小吃,让他走回过去种麦的岁月、磨粿浆的记忆,还有由此衍生的或者快乐、或者辛劳等等滋味。少了这碗小吃,也许他的回乡之旅就不完整;或者,不算真正回到故乡。

    还有个朋友,身处异乡,貌似融进当地的生活节奏,颇有“日久他乡是故乡”的味道。不过这仅仅是表象,事实是他不时会有浑身不适的烦躁,无法详说,就那么烦躁甚至坐立不安。医生无法解决这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到街上,找家小吃店,来一碗家乡风味的小吃。一碗下去,什么症状也没有了,心平气和。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就把“梦里不知身是客”的幻境逼回现实。

    喜欢聊天,时常有三五朋友在一起,谈起各自家乡的特色小吃,或者童年美味,基本上都是抢着话头,说得眉飞色舞,夹杂着啧啧有声的赞叹,不会有冷场的时候,不清楚的以为是演讲比赛。这就是味蕾上的故乡。无论走多远,或者身处何地,味蕾的记忆就是风筝的线,连接着故乡,散发千丝万缕的乡愁。

    在味蕾打下家乡烙印的,基本上是童年的记忆。或许纯粹的童年,更容易留下痕迹;或许,童年的记忆更为纯粹。曾经喝一碗面茶,感觉温暖许久。面茶就是用面粉炒成,加上糖,开水一泡,很简单的吃食,但童年拾麦穗、割麦子、挖麦沟、浇麦子等等诸多记忆,会顺着麦香蜿蜒而来,这碗面茶就不是轻飘飘的,而是蕴有丰厚的分量。

    还有碱粿,米浆加碱蒸成,凉了,一块块,抖颤着,略黄而透明,很有质感。市场上随时可见,但总是感觉没有家乡的碱粿好吃,尤其是母亲蒸的碱粿,因为经由母亲之手,可以说有了母亲的味道,吃起来更是亲切柔婉。姑且不说在稻田劳作的艰辛,或者磨米浆的劳累,仅仅是那碱,就来之不易。儿时常跟着姐姐、哥哥用稻草烧草木灰,草木灰除了肥田种菜等等,其中一个就是滤碱,把草木灰放置纱布上,用水冲洗,等那水沉淀,就是碱了。蒸出的米粿绝对原生态。后来有食用碱了,要蒸米粿,舀一点下去,简单轻松。就是磨米浆,也不用推着石磨咿咿呀呀,电磨一响,十几二十分钟完成。但总是感觉这程序有点偷工减料,而且电磨在磨的过程因为快产生高温,米浆被加热了,甚至先熟了几分,蒸出的米粿就不Q,有点黏、粗,没有颤颤的质感和活力,显得沉闷呆滞,甚至是死寂。就无限怀念儿时的碱粿,回到家,碱粿被分成四块或者八块在蒸笼里静立。想吃了,常用的是一根被称之为建筑线的白线,看准大小,两边轻轻一拉,一块碱粿就切出来,托在手上,两边微垂,好像又极力想弹起来,蘸酱油,味道极美。也有性急的时候,回家碱粿刚出锅,还没到切开的时候,无法用建筑线切割,母亲就用汤勺舀割一碗,让我们先过把瘾。如今回到过去,可以想象得到当年我们吃得稀里哗啦的时候,承载了母亲多少的爱。

    还有萝卜糕、红粿、菜包、甜粿,还有面线糊、花生汤、手工面、自家蒸的馒头等等,甚至就是一种野果,如桃金娘、酸涩子、覆盆子,哪一样不是有许多故事、许多童年的记忆,可以拉扯出众多的话头,温暖许多日子,让许多成年人回到过去,让在异乡漂泊的人目光越过千山万水,回到故乡?难怪林语堂在美国的时候,还念念不忘家乡的萝卜糕,深情回忆小时候吃过的猪肝面线,喜欢到店里吃花生汤、猪脚面线,用闽南话和老板交谈。这时候,吃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是乡情,是故乡的记忆。

    “乡音无改鬓毛衰”是一种烙印,游子身上衣是一种牵挂,而味蕾上的记忆,更是一种无法切割的血脉相连。回味味蕾,是乡愁的钥匙,是打开故乡大门的钥匙。只要钥匙在,故乡的门随时可以打开。打开门,故乡就在眼前,故乡,生长在味蕾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