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386期>第4版
    第4版 :五江之源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碧血丹心照汗青

    作者:⊙朱超源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21-06-22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临刑前正义凛然的就义诗还犹言在耳,这铿锵有力、视死如归的誓言,是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写照。峥嵘岁月里,在原中央苏区县平和,也有如夏明翰这样的,始终对理想与信念坚守如一并为之付出生命的人,他就是平和农民武装暴动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朱赞襄。

    1903年4月,朱赞襄出生在九峰瓦片埕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小就读于九峰奎文小学,秉性刚直,好打抱不平,就如他父亲给他取的名字“赞襄”一样,有“辅助、协助”之意,遇上有同学受劣绅欺负,他就挺身而出,为其伸张正义。为此,他没少受劣绅的打击报复,直至被迫辍学远走长泰。

    1926年10月,朱积垒回到九峰,开展革命秘密工作。闻悉,朱赞襄也从长泰潜回九峰,几经交流,他们成了好兄弟、好朋友。朱赞襄追随朱积垒投身革命,积极协助朱积垒迅速办起平民夜校。他们以夜校为阵地,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宣传党的主张,提高民众的觉悟。博学而有主张的朱积垒让朱赞襄如黑暗中见到曙光,前方变得一片光明。方向明确了,干起工作来也更起劲,渐渐地,他成了朱积垒的好帮手,一块走村串户,发动群众,建立起闽南第一个农民协会——平和县上坪村农民协会。在他们带动下,县城周围的农民协会相继建立,掀起了平和农民运动的热潮。朱赞襄由于表现突出,经朱积垒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年,朱赞襄23岁。

    1927年2月,朱赞襄被选派到漳州农工讲习所学习,在讲习所,他刻苦学习,经受了严格的政治、军事训练,迅速成长起来,为日后开创平和农民运动新局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那年春天,农民协会决定利用长乐圩日,国民党县政府衙门习惯四下派人收捐纳税之际,发动农民反抗剥削与压迫。当时,国民党县政府派出曾子丹等一帮人到长乐来征收捐税,没想到这帮无赖骄横霸道,蛮不讲理,还对民众拳脚相向。看到他们的嚣张气焰,朱赞襄挺身而出,上前据理力争。曾子丹自恃人多势众,挥舞着短枪威胁朱赞襄等人。没想到朱赞襄瞅准机会,一个箭步向前,右手反剪紧握住曾子丹持枪的手往上抬,左手顺势下了他的枪,再一个反剪,枪已经不偏不倚地顶到了他的太阳穴,曾子丹脸色铁青,瞬间蔫了,他见大事不妙,赶紧下跪求饶。而随同曾子丹来的那些人,早已树倒猢狲散,不见了踪影。来长乐赴圩的人见此情景无不拍手称快。从那以后,县衙门一谈起长乐就色变,再也不敢踏入这块土地征收捐税。

    为加快农会的发展,扩大影响力,朱赞襄和朱积垒决定把农会活动扩大到秀峰、文田、大溪等地。9月,中共平和县临时委员会和平和县农民协会在长乐下坪成立,朱赞襄任县委委员兼农会委员,分管武装工作,根据安排,他与朱思一道,到崎岭一带开展宣传活动,发展农会会员。农会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星星之火渐呈燎原之势。

    1928年3月7日,朱赞襄与朱思带领一支队伍悄悄赶到崎岭,趁夜袭击了地主恶霸曾锦江的“永茂号”布店,驻扎在九峰的国民党保安队闻讯倾巢出动,准备征剿。其实他们没想到此举正中了暴动委员会制定的“调虎离山”“声东击西”计策,九峰县城空虚,震惊八闽的第一枪打响了,熊熊大火在县衙上空燃烧,火光映红了天。

    恼羞成怒的敌人开始了“秋后算账”,残酷镇压着农会运动,他们开始对农会主要成员出入的地方进行搜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整个九峰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中。朱赞襄一家老小更是首当其冲成为重点镇压对象,但一心只想着革命的朱赞襄顾不上这些,他积极组织力量抢救其他农会人员及其财产,把损失降到最低,自己的家产却被洗掠一空,一家老小逃的逃、散的散,从此过上颠簸流离的生活。而朱赞襄却丝毫没有动摇革命信念,反而更加坚定地投入到战斗中,他和朱积垒他们一道,隐藏在深山密林打游击,成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头疼的大问题。朱赞襄一心扑在革命事业上,他甚至都没时间去考虑个人的终身大事,直到牺牲时都没成家,他把劳苦大众的幸福作为终身奋斗目标。

    1929年4月,为打开闽西交通要道,朱赞襄率部连夜攻打象湖山。但由于敌情不清,守城敌兵剧增,战斗极为惨烈。在撤离时,为掩护战友,朱赞襄不幸大腿中弹,不能行走,隐匿于杂草丛中。天亮时,敌人循着血迹,一路追踪,朱赞襄终因弹尽被捕。在监狱里,任凭敌人严刑拷打,百般折磨,朱赞襄硬是不吐一个字,不低一回头。敌人把朱赞襄的头颅割了下来,挂在九峰县城城墙上示众,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这一片土地,九和山山谷里回荡着宁死不屈的铿锵壮语。

    百年峥嵘,不忘初心。国家强盛的背后镌刻一群永远不能忘记的英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