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373期>第3版
    第3版 :综合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五个一”绘出桂竹新图景 打通一条路

    作者: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21-03-22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核心提示

    崎岭乡桂竹村自2018年1月开展新一轮驻村以来,以党建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的总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条件,成功闯出一条——打通一条路、绘下一张图、织成一张网、连成一条心、守住一片山的发展新路子,在乡邻和谐、村居自治、改善民生、生态效益上均翻出新篇章。

    “五个一”绘出桂竹新图景

    打通一条路

    阳春三月,从崎岭乡一进入到桂竹村地界,四面青山悠悠,沿途四周都是原始的生态公益林,一路鸟语花香,富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到处一派春光明媚景象。

    桂竹村是崎岭乡最边远山村,离镇区有12公里,离县城50公里。多年来,桂竹村村民只有往集镇一条路与外界通联,走进桂竹村让人有种走到底的感觉。实际上,桂竹村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往东翻过一座山就是霞寨官峰村,往北翻过一座山是芦溪的梨坑村,往西北翻过一座山是芦溪的华峰村,桂竹村正处在相邻村庄的中心点上,相距不过三五公里,但由于交通阻隔,村民们感觉这里就像孤岛一般。

    “解放前,从芦溪要往九峰赶集的都要从我们村庄经过,一年四季人员往来不断,”今年67岁的村民曾进来介绍说,在汽车飞驰之前的年代,这里有一条芦溪通往九峰的驿道,也是芦溪往九峰最近的一条交通要道,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村庄还很热闹。后来通公路,加上汽车普及,原来的驿道就日渐没人走了。

    “我们崎岭桂竹、新南等地与芦溪犁坑、华峰联姻的非常多,没有公路就要绕上一大圈。”曾进来说,乡亲们为打通芦溪的一条近道大费周章,2004年,他和众乡亲们一道筹集约10几万元,组织了1台挖掘机,在村庄的北面挖通了一条6公里通往梨坑的机耕路。但山高路陡,加上缺少养护,非常不好走,特别是阴雨天气,山高路滑,根本无法出行。更要命的是,桂竹村是山地村,在通往梨坑山窠上,田地加山地果园有三百多亩,没有一条“过硬”的山路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

    群众的需求,新一届桂竹村两委看在眼里,记在心上。2018年1月县林业局干部李锦伟到该村开展驻村工作伊始,便把群众呼声最高的修路之事,摆在驻村工作的首要位置。“打通一条路,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是我们村两委的首要任务,”桂竹村驻村第一书记李锦伟介绍说,他和村两委说干就干,短短4月内便把这条当地群众最牵挂断头路进行项目立项、申报、审批,并于2018年年底完成第一期1.2公里的道路硬化;2019年李锦伟带领村两委继续向上争取资金,当年底完成了剩下1.8公里的水泥硬化、通车。

    “这条水泥路对我们桂竹人来说太重要,仅蜜柚采收一项,每公斤就可省下一毛成本,加上农资运送上山也非常便利,仅此我家一年可节约运输成本一两千元,”这条水泥路一通,曾进来和许许多多当地百姓都欢欣鼓舞,经济效应自不必说,还大大方便了桂竹、新南、梨坑一带群众出行走亲访友。

    绘下一张图

    走在桂竹村,放眼望去,沃野连片,小桥流水。站在村口眺望,整个桂竹村坐落四面高山包围之中,是典型的深山老林村,呈西北高东南低走向的一个大盆地。如何变劣势为优势,在乡村振兴建设中不掉队,甚至当领头羊,时刻考验桂竹村新一届村两委班子。

    2018年初,刚到桂竹驻村的李锦伟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该村有23000多亩的生态林,这可是一笔巨大的绿色宝藏,只要把它合理利用好,完全可以在桂竹村发展生态旅游、康养基地,再与周边的平和县县属国有林场、高峰生态谷、天湖堂、土楼等,形成一个大的旅游网络,绿水青山就将转化为金山银山。“把原本孤岛般的闭塞村变成世外桃源般的养生基地,这是我们给桂竹村绘下的一张发展蓝图。”李锦伟说。

    “不搞大开发,提倡大保护,”李锦伟说,桂竹村这张蓝图是以保护好生态为前提,三年来,桂竹村没有发现一起盗伐滥伐和毁坏山林现象,桂竹村守住了保护生态这条底线。

    与此同时,以强民生,打基础为出发点,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并将桂竹村范围内50条作业道、机耕路、断头路全部进行修复、硬化、连接。三年内共铺设各级道路35公里,在桂竹周边织成一张小小的交通网。

    保护好绿水青山,再做好村庄整治,布下交通网络,桂竹村打好一套强身健体的组合拳。“前期所有建设都是为下一步的康养基地、生态旅游打基础,为实现这个蓝图,就必须有大项目进来,”李锦伟不断去各个部门找项目。2021年1月,“亚行贷款福建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示范项目”在桂竹村顺利落地开工,该项目总投资1100万元,项目将对桂竹村通往平和县县属国有林场的2.8公里道路,从原来的3.5米拓宽改造到6米,同时对28.5公里的作业道、机耕道进行硬化。该项目给桂竹村沿途上溪、寮坑两个小组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还为1.1万亩的林地、果园、田地打通一条交通大动脉。项目将于今年底竣工投用。“该项目的实施是实现桂竹村绿色发展蓝图非常关键的一环,不仅让群众受益,也为桂竹村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让这个偏居一隅的村庄,重新注入了血液,将在下一轮的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李锦伟信心满怀。

    连成一条心

    走进桂竹村,一湾清流绕村郭,沿溪十里护栏,桂竹村处处呈现出春意盎然的景象,沿溪两侧的绿树吐露新芽,道路一旁的鲜花争奇斗艳。早晚时分,沿溪人头攒动,老人们都出来活动活动筋骨。

    以往,村里这样惬意的场面并不常见,村民曾良忠告诉笔者,以前村里面环境很差,养鸡养鸭的很多,卫生条件很差,几个村小组之间经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纠纷。

    “我刚过来驻村那段时间,有些小组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融洽。”李锦伟回忆说,为了能够把全村的人拧成一股绳,营造更加和谐气氛,桂竹村党务、村务及时公开,遇事便召集党员和村民代表来开大会,倾听群众呼声,及时沟通相互见解,一来二去,干群关系十分融洽。不仅如此,他还和村两委经常入户跟村民谈心,了解村民的所需所求,事无巨细,一一主动协调解决。

    桂竹村有一座300多年历史的“桂阳楼”,这土楼由于年久失修,原土楼里的村民想修缮它,但筹集的资金有限难以修缮。获悉情况,李锦伟从保护古民居的角度出发,和村两委积极向上级申请到了4万元的修缮资金,加上村民自筹6万余元,终于在2020年对土楼完成了修缮,使一座危楼重新焕生机,再一次屹立在青山碧水之间。

    扶起来的不仅是一座危楼,还有当地百姓对村两委的信任与支持,桂竹村顺势而为,以党建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解决群众迫切想解决的民生问题为己任,了解到村中人员最密集的楼口因2018年将原本的房子进行土地复垦,由于施工原因,原来的人行步道盖住了,村口的环境因此而显得杂乱无章,村民们的出行也不太便利。2020年8月,该村两委分别入户做通村民思想工作,发动群众开展新一轮人居环境整治,通过补助方式鼓励村小组,一夜间,楼口周边废弃的旱厕、猪圈通通拆尽,将拆下的石料等就地取材平整出一条人行道,桂竹村进行小道硬化和栏杆设置,村民们出行、休闲,样样方便。

    一路通,路路通,一通百通。三年来,桂竹村累计向上争取到各类资金共1500多万元,完成各类扶贫项目21个,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得到很大的改善。村道的路灯亮了,村部也修缮了,村民的饮用水安全也提升了;与此同时,全村硬化村机耕路30多公里,建设安全护栏10公里、村内各小组道路硬化2公里,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力提升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现在环境好了,邻里和睦,大家都能连成一条心,”说起往事,村民曾良忠很有感触。

    编织一张网

    人心齐,泰山移。连年建设,村庄日新月异,桂竹村上上下下连成了一条心,“连成一条心后,我们还要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再织一张网,”李锦伟说。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华夏大地,一场无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全国各地打响。桂竹村虽然地处偏远山村,但疫情防控工作却毫不松懈,期间,该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在进村主要通道上设置了临时检查点,组织志愿者实行三班倒24小时值班执勤制度,并开创性地率先在崎岭乡设计使用群众出入村通行证,对出入村庄的民众进行科学管理,及时有效掌握出入村人员的相关情况;其次是发动外出青年、乡贤成立疫情防控临时理事会,并带头捐款捐物,筹集资金物资,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厚实的物资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桂竹村主动与相邻的平和县县属国有林场、南湖村、新南村联系,形成一张联合防控网,互为犄角、相互沟通、相互支援。

    “当时我们主动过去邻村和国有林场,和他们达成共识,建立了疫情防控网,并慰问了邻村坚守在一线的值班执勤人员,没过几天,他们就给我们送来了一批口罩等防疫物资,我们在那段时间配合得非常好”,李锦伟说,这一次主动联系,成了一次破冰之旅。

    “过去,由于村与村之间山地相邻,一些小纠纷在所难免,我们和周边几个村加强联系有利于及时化解矛盾。”李锦伟告诉记者,这不只是一张疫情防控网,同时它也是一张治安网、互助网。今后桂竹村将会以此为契机,加强与邻村之间的联系,互相取经,甚至抱团发展,遇到困难一起协商解决,共同把这张网织得更牢靠。

     

    守住一片山

    今年春旱,清明将至,气温逐渐回暖,这个时候的山林已是火辣辣的一片,完全经不起一点火星的考验。往年的这个时候,就是桂竹村护林员和平和县县属国有林场工作人员最繁忙的时候。他们每天都要奔赴到各个山头,巡山检查,守下这片绿水青山。

    “我们每天除了在家值班以外,就要到分管的片区巡逻,主要检查有没有群众野外违规用火、盗伐滥伐、违规占用林地、捕捉野生动物等现象,有的话及时制止并上报,防止森林生态遭到破坏”。护林员曾明鑫说。

    桂竹村拥有省级及以上重点生态公益林管护区面积达到23000多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是平和县重点生态保护区,属于韩江源头。近年来,桂竹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抓,常年聘请了12名集体护林员,与他们签订管护合同,明确责任,划分片区,严格落实值班和巡逻制度,并做好护林手册登记;定期对护林员进行防火扑火专业知识的培训,向群众宣传《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引导群众自觉保护好生态,同时与国有林场共享先进防火器材,确保发生火情时能够拉得出、用得上。并与林业站和平和县县属国有林场加强互动,共护林区安全。

    与此同时,桂竹村还与平和县森林公安分局加强林区安全共建,在该村通往崎岭乡唯一的出口处,设立全县唯一一个村级森林监控点,该监控点全天候进行监控,有利于及时发现、查处涉林违法犯罪案件,提升该区域的安全防范能力和管控水平。

    守住这片绿水青山,当地村民还能享受绿色生态溢出效益。每年,平和县林业局下拨40多万元生态公益林补助金,桂竹村每个村民每年能领到生态公益林补助金200多元。“我感觉这个政策很好,像我家里一共6口人,每年我家就能领到1000多元,我们村民都很支持,也都会积极保护好生态,不去破坏它。”村民曾清源高兴地说。

    一系列护绿举措不仅让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升,也让桂竹村的生态保持完好,2020年,桂竹村被福建省绿化委员会和福建省林业局命名为“福建省森林村庄”。

    “近年来,桂竹村没有发生过一起盗伐滥伐林木、征战用林地现象,也没有发生过一起山林火警火情。”李锦伟自豪地说,守住一片山,就是造福一方百姓,桂竹村将依托这片绿水青山,开启新一轮的乡村振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