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370期>第4版
    第4版 :五江之源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清汤白丸 元宵夜

    作者:⊙朱向青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21-03-03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白丸,就是汤圆。流行于宋代民间,最早叫“浮元子”,生意人还美称它为“元宝”。每逢正月十五这一天,百姓人家纷纷备好纯白的糯米粉或面,里面裹上桂花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馅,用手搓圆,就成了一粒粒的白色丸子,大小如山核桃,洒水滚成,即成汤圆。到南宋时,也有“乳糖圆子”的称谓,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所以人们也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里面有的包了咸的猪油肉馅,也有的包了用芥、蒜、韭、姜等组成的五辛素馅,表示勤劳、长久、向上。馅料内容甜咸荤素,应有尽有,风味多样。

    在中国传统的节日中,元宵节最具特殊的情调,它的“狂欢”色彩最浓,旧时有“正月十五大似年”的说法,从大年初一开始,人们忙于辞旧迎新、探亲访友,顾不上游逛,而元宵节则因春节刚过,人们庆贺新年的热闹情绪未衰却又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所以街头巷尾就都显出一种红火与热闹。“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元宵节成了年味最浓的时刻。

    这一晚,万家灯火。家家户户都勤快地烧开了各自的铁锅,清清的汤里,白丸跳上跳下地欢舞,热气腾腾的锅,敞开它的大嘴儿,汩汩地唱着一首厚实的歌,木勺在悠悠地踱步,丈量那份满足。一年到头,一家子的甜酸苦辣,在那天都麻麻利利地抖落铁锅,在十五的热气下团团圆圆煮成了一窝,一粒粒白丸,你拉着我,我扯着你,黏黏稠稠,甜甜蜜蜜,只等着长长的木勺,挑中它,瞅上它,盛做一碗,捆作一团,送往今夜一家家的欢声笑语里。

    年年的元宵,就是这样,在老百姓传统敦实的团圆意味中,又跃动着一种人们隐隐期盼的诗情和浪漫。特别是在古代,元宵是唯一的“金吾不禁夜”的良宵隹节。“元宵之夜,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许多女子一改平日羞涩,名为观灯实则专瞅情郎,见有中意的就投巾掷果,相与说话幽会。人们的恋情心理在这一特殊的晚上得到了空前的诱发,诗证:“玉楼人,暗中掷果。珍帘下,笑着春衫袅娜。”这就告诉我们,元宵之夜,常有男女恋爱的情事发生。传统戏曲里陈三和五娘在元宵节赏花灯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人们往往把元宵节与爱情连在一起,元宵节因此被称为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有时元宵节又恰与西方情人节相遇,于是,那一粒粒白丸里,桂花、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枣泥等等就又和着新的情愫被浓浓密密地包裹了进去。家家户户的窗子里,或朦胧或清晰地映出一部部正在上演的轻喜剧。一粒粒白丸裹了素皮,藏了馅儿,有赤、有黄、有绿、有蓝紫,多彩多姿。清清的汤里,翻腾跳跃,懂了生命的蓬勃。历经黑白拥吻,穿越冰火重天,终究熬成了醇郁的味,悠长的香。

    任是素白也动人,元宵已成了一种四时皆备为人喜爱的小点。而元宵之夜的故事却不总是那么甜,有时也会带点苦和涩。尤其是在古代,“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平素被深锁闺中的可怜的女子仅凭唯一的“金吾不禁夜”的元宵佳节来寻觅自己的幸福,在一盏朦胧的圆月和一街绚烂的明灯里,守着一份甜蜜的希冀与激动在痴痴地等待,她们所得到的遭际也就更多带有“东风恶,欢情薄”的色彩。在这方面,最为人熟知的就是欧阳修的那首《生查子》里所描述的情景:“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这阕元宵词所写的正是一位痴心女子在元宵之夜对自己所恋男子的挚诚怀念与甜苦交织的回忆。

    多少年过去,灯节之夜,依旧喜乐喧天。“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今天,元宵夜的圆月,灿烂的灯街,和那一粒粒清汤里的素丸,仍在浮浮沉沉地向我们讲述着年华里关于节日那历久弥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