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361期>第4版
    第4版 :五江之源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漫笔灵通山

    作者:⊙林秋辉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20-12-21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在一个凉爽的秋日,我与两个好友相约一起去爬灵通山,想让肺洗个澡,重温一下灵通的灵韵。快到灵通山的时候,阴沉的天空竟飘起细细的雨,氤氲的雾气遮住了车窗的视线,我用手掌轻擦车窗的玻璃,想把山间美景撷入眼底。可调皮的秋雨竟与我开起玩笑来,我刚拭开一点点,它马上就依附过来,我一拭开,它又附上,好像要与我玩捉迷藏,弄得我只好收起沿途览景的兴致,掉头与老友侃起大山来,没过多久,便来到灵通山脚下。

    秋雨淅淅沥沥,好大的雾。一下车便看到巍峨的灵通山如浸泡在乳白色的牛奶里,灵通七峰隐隐约约露出山头,仿佛七个仙人或仰或躺或倾,驾起一团仙云赶往天际。灵通山千年古刹静静隐藏在高高的巨石壁间,在白雾中安然恬静,偶尔听到寺里钟声不时传来,让人似乎沉浸在古老的梦里。沿着曲折的石径,我们便开始登山,开启了上灵通山之旅。

    拾级而上,山道两边树木密密麻麻,高的矮的织成一张绿网。高大的青岗栎枝柯繁茂,相互穿插,好像刚见面的朋友,手拉着手问候。名贵的罗汉松、桂花杉不时闪现眼前,展现她们优雅的身姿。矮小的木槿和绿萼依偎在大树下,仿佛害羞的小姑娘见到生人,一丝大气都不敢喘的模样,滴滴答答的雨珠,哪怕弄出一点响动,都吓得它们花枝乱颤。拐了三道弯,来到“望月听泉”景点。望月听泉位于小帽峰和大帽峰之间的峡谷底部,清澈的山泉水在谷底形成一个天然的小潭,约有一丈多宽,池中泉水清澈见底,泉下沙石历历可见。传说这是月圆之夜天仙女下凡冼澡的地方。

    朋友大声叫唤,断了我的思绪,怀揣着几许的感慨继续前行,约十分钟来到大龟石前,这里已是灵通山的半山腰,地势空旷,雨渐渐停了,轻纱似的雾,把擎天峰、大帽峰,点缀得缥缥缈缈,黄褐色山石东凹西凸斑斑驳驳,幻化成佛祖的慈眉善眼和笑嘻嘻的嘴巴,整个山体仿佛三尊光头佛陀,前倾着身子,向络绎不绝的游客微笑致意,眼波柔柔,俯望众生,欢喜的姿态,张扬地矗立在茫茫的云海之中。

    穿过天峰亭,曲径通幽,走了一千多个台阶,临近石阶尽头,看到许多游客都在仰头伸手似乎在接应什么。我们十分好奇,不由加快了脚步,到了才知道游客们都在虔诚的伸手接山崖上飘洒下来的雨珠。我早就听过灵通山有一景叫“珠帘化雨”,但有关它的传说并不知晓。那天恰逢有位导游在讲解,才知道个大概。原来平和有个跛脚进士叫张宽。他在进京赶考前,听闻灵通山珠帘化雨的神奇,传闻无论谁身上沾上珠雨,一年内顺风顺水,运运行好,为了接到圣水,不慎失足跌下山谷,跛了一只脚,后来果真心想事成,考了个进士回来。灵通珠帘化雨神奇故事广为流传下来。我和两个好友也虔诚地伸手接了几滴珠雨,才继续前行,登上云梯,到达灵通岩寺。

    雨停了,阳光一照,1287米高的灵通山变得鲜亮起来。山体露出矫健的身姿,峻秀、挺拔,一块块巨大的石头垒石为山,形态各异,幻化万千:有的像金蟾饮露,有的像老虎守峡,有的像雄狮回望。最让人称奇不已的是小帽峰大佛头像,这尊世上最大的天然大佛头像妙相庄严,平静和蔼,抬头远眺,宽宽的额头,慈祥的眼神,挺拔的鼻子,柔和的下巴,各个部位线条勾勒清晰,比例准确,融合了天地造化之妙。

    在我心里,灵通山就像母亲一样,她端庄秀丽,慈悲柔情。她的仁慈浓缩成一尊寺边的送水石观音像,观音石像慈眉善目,手持净瓶,一股清冽的山泉从净瓶中汩汩流出,游客们排着队虔诚地用矿泉水瓶接过她的圣水。

    灵通山是座有禅意的山,刚刚还是清晰的山峰,转眼之间,云雾从山谷下升腾起来,仿佛一幅水墨山水在洁白纸中慢慢渗透起来,很快整座山浸在云里雾里,只露出点点峭壁罅隙的清绿和微微泛着温暖红光庙宇的飞檐翘角。云雾中,我仿佛看到中年失意的黄道周,迈着沉重的脚步走上来;明朝东阁大学士林轩吟哦着:“云峰叠叠石千寻,老树寒藤涌翠琴”走了上来;不远处,徐霞客踏着轻快的脚步,东瞧西望流转在云海青峰中;云海深处,归德将军陈政策马奔驰,最后马革裹尸,英雄的身躯长眠在狮子峰。灵通山的云雾用独特的禅语抚平了一颗颗失落或者欢乐的心灵。人生如梦,梦如人生,无论得意还是失意都会消失在岁月长河里。黄道周在灵通岩边题写的“灵韵感通”的石碑和闽南大学士曾济美的“清霄浮景”石刻都是对灵通山云雾的诠释。在绵绵的思绪中,我的情感仿佛被灵通山的云雾所浸染,梦幻般的云雾,竟在我心灵的深处散发着温柔的清辉。

    夕阳西下,我和朋友带着敬意和感动,告别了灵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