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360期>第4版
    第4版 :五江之源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上灵通

    作者:⊙林丽红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20-12-14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说来惭愧,生为平和人,对于坐落于平和境内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灵通山,一共也就上过四五次。

    而单单2020年的这一年内,我就两次上了灵通,主要原因是通了高速,车程由原来一路颠簸的两个多小时缩短为舒舒服服的不到一个小时。一次是在明媚的晚春周末,与友人一起,两个家庭一辆私家车,放空一切,尽情享受上山下山的辛苦与快乐,放松且休闲;另一次在凉爽的深秋,与众文友相约上山采风,一路走走停停,只为探寻灵通隐秘的内涵。对于气候宜人的闽南平和来说,有冷热差别的就只有夏冬两季,至于春与秋都是一种体感,那就是不冷不热真舒适。这样的季节上灵通,心情自然也是舒畅的。

    灵通山能成为国家级地质公园,说明它已具备了国家级特殊地质科学意义和较高的美学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群的特质。灵通山的名字由大矾山、大鹏山、大枋山、大枫山、大桻山,直至明朝大学士黄道周为它题下“灵应感通”四个字后,才最后定名“灵通山”。沿盘山公路蜿蜒而上至松树坪,从南面远眺灵通山小帽峰,可以看到整座山峰酷似一尊仰卧状的佛祖头像,造型十分逼真,人们称之为“灵通大佛”。而这些,足以证明这座山的古老与神秘。

    灵通山一向以群峰皆高险,巨岩竞称奇而扬名。今人概而括之有七峰、十寺(岩)、十八景。狮子峰、紫云峰、石屏峰、楼云峰、擎天峰、大帽峰、小帽峰七个主要山峰兄弟般并列而峙,各具雄姿,周边伴有三十六群峰。灵通山寺庙众多,可谓是有峰有岩就有寺,而且几乎都堪称历史悠久,清道光版《平和县志》载“中多岩洞,有旭日、天中、枫山、狮子、青云、修行诸岩。最奇者曰灵通岩。”各路神仙各据各寺,各有各的信徒。至于十八景,当是人们对于各个景观的形象概括了。

    上灵通山必到灵通岩,到灵通岩必进灵通寺,没到灵通岩就谈不上上过灵通山。灵通岩位于灵通山1281米的主峰擎天峰西侧半山腰,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灵通寺建在磐石覆盖的天然石洞中,是一座让人叹为观止的悬空寺,堪称建筑奇迹。据考,灵通寺最初由“开漳圣王”陈元光从中原带来观音菩萨的香火,并祭祀于灵通岩洞内,久而成寺,千百年来香火久盛不衰。

    伫立于灵通寺外山门,眼前有雨帘飘垂,人称“珠帘化雨”。天空分明晴朗无雨,雨帘从何而来?道光版《平和县志》载云“此岩盘石为盖,清泉自岩巅喷涌而下,如霰如珠,四时不涸,陡壁绝险,不知几千丈。游览者由修行亭援石梯而上,至者常少。”真可谓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站在山门廊坊前,不禁回忆起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第一次上灵通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留下了一个关于“天梯”的记忆阴影:那就是上灵通岩悬空寺要攀爬一段架设在半空中的高陡狭窄的木梯,人身子贴在石壁上,小心翼翼面壁而行。上梯的时候仰头看到天,明知天不会塌下来,所以倒是不怕;下梯的时候低头看到的却是万丈深渊,脑中就会想着万一脚下一脱,会不会就滚下万丈之下的深渊里……如今的“天梯”已化身成为水泥加护栏的台阶,稳稳当当,上下轻松自如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高耸的灵通山的“仙”,对于平凡百姓来说应该是山上各寺庙里供奉的神明,而对于读书之人来说则是曾经在此留下过遗迹的历史名人了。在灵通山留下过遗迹的文化古人还是不少的,有记载可查的历史名人就有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明时相国龙溪林釬、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大理寺卿陈扬美、太常寺少卿陈天定、地理学家徐霞客等。陈元光的父亲陈政的墓冢也在狮子峰之巅。

    纵观与灵通山结缘的历史名人,最突出者当属明朝的黄道周了。黄道周集书法家、理学家、民族英雄为一身,这种身份集成在中国历史上堪称唯一了。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20岁的漳浦人氏黄道周初次来到相邻的平和县境内的大桻山,这一次上山令他从此与这座山结下了千年之缘。彼时的黄道周还未考取功名,还是个老实本分的读书人。从此大桻山成为青年黄道周读书和讲学的好去处,这座隐秘而伟大的高山不仅为黄道周带来了静谧的读书时光,还让他结识了志同道合的两位读书之人林釬和陈天定表兄弟俩,他们年轻时一起在这里修读诗书,出仕后又一起同朝为官,一起成为明王朝的忠肝义胆。

    灵通寺外左侧一山洞穴下设有黄道周祠,祠中神坛上供奉黄道周塑像,坛边立一石牌,碑上部横楣镌篆额“灵应感通”,中竖镌楷书“道周黄、鹤胎林、天定陈诸夫子神位”,两側镌楷书联:“灵岩留胜,通天首迹”。祠正面两侧悬木刻楹联:“大节不渝刀镬下,典型常在里闾中”。“鹤胎林”即指林釬。据传三人常在此地一起读书、讨论人生。悬空寺不远处有一石洞被称为“石斋书屋”,相传是石斋先生黄道周的读书处。

    位于紫云峰西侧半山腰的青云寺一带,曾被唤作“黄徐头”。这个“黄”即为黄道周,“徐”即为徐霞客,据说取此名是为了纪念这两位名人曾到此烹茶、饮酒、赋诗。不知为何徐霞客未曾留下关于灵通山的游记文字,人们确定徐霞客曾到灵通山一游,也是从黄道周的文章里得知的。黄道周在《分阄十六韵》序中写道:“徐霞客自毗陵来访予山中,不一日,辄搜奇南下。觅篮舆追之,百里乃及。相将于大桻岩次,兼访刘完公,不值阻雨,分阄各得十六韵。”这次漳州见面是在崇祯六年(1633年)秋,也是两人的最后一次会面。就是这一次会面期间,两人一起上灵通山游览。

    黄道周与徐霞客的友情天下共知。徐霞客曾在在《滇游日记》里留下这段话:“至人惟一石斋(即黄道周)。其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宇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由此可见徐霞客对黄道周的赞赏和推崇。

    黄道周曾经游览过九华山、黄山等名山大川,归来后写下《梁、桻二山赋》。在文章中,他把家乡的两座山梁山、大桻山与九华山、黄山两座名山相比较,他认为梁山“与九华相似,或有过之,当无不及。”而大桻山(即灵通山)“与黄山相似,当无不及,或有过之。”平心而论,这两句话包含着黄道周对于家乡山川打心眼里的偏爱。可无论如何,本就“天生丽质”的灵通山确实是因此而获得了“小黄山”的美誉。

    难以查到黄道周具体是在哪一年为大桻山题写下“灵应感通”四个字的,也难以确定大桻山具体是在哪一年正式更名为“灵通山”的。不过我想,黄道周在题写“灵应感通”四个字时,他应该已经把自己的整个身心融入了这座大山,使之成为山的一部分。大桻山才会因黄道周而成为灵通山,黄道周也因此被尊为“灵通之神”。

    寺因山而名,山因人而名。灵通寺的观音菩萨因灵通山而闻名民间,灵通山则因黄道周而闻名四海。几年前曾拜读过作家青禾老师一篇关于黄道周和灵通山的文章,题目就叫《黄道周的灵通山》。是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灵通山确实属于黄道周。

    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一座山。灵通山是黄道周心中的一座山,也会是许多人心中的那座山,我的,或是你的,或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