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38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长乐秀峰面包产业起源探秘(上)

    作者:◎罗龙海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4-09-22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平和县长乐乡、秀峰乡地处平和县西北部,闽粤两省三县交界,这两个乡原本归并为一个乡——长乐乡,1993年行政辖区划分为长乐、秀峰两个乡,两个乡的人口当时均不满2万人。两个乡的乡情类似,都是山多田少、地地道道的山区小乡,以种植传统农作物水稻、小麦、烟叶为主,家庭经济收入低。

    当时代的列车轰然驶进21世纪,这两个小乡镇的面貌焕然一新,外地人一说到长乐、秀峰,自然就会说到面包跟沙发产业,竖起大拇指,称赞山里人敢闯、敢拼,尤其是“做面包”更为大家所津津乐道。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长乐、秀峰人民凭着坚强、勤劳和执着,经过不懈努力与艰苦创业,闯出了一条致富的好路子——外出做面包。面包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使全乡50%的农户、70%的农村劳动力走出农村、告别农业,成为我国大江南北食品加工行业的一支生力军。据初步统计,如今在我国除港、澳、台以外,几乎全国所有大、中、小城市,都有长乐、秀峰的面包店,总数已达2500多家。

    那么,长乐、秀峰的面包产业是如何兴起、发展和壮大的呢?

    叶再祥,厦门市同安区大同镇退休干部,现年七十多岁了,祖籍平和县芦溪镇华丰村华眉桥组。长乐、秀峰的面包产业的形成,要归功于叶再祥老先生,他是大家公认的长乐、秀峰面包产业的第一人。

    19岁那年,叶再祥高中未毕业就应召入伍,服役三年,在军营中参加高考,考入厦门师范(一年制),毕业后就分配在厦门同安果园中心小学(现为五显中心小学),历任教师,学区副校长,公社团委书记,文化大革命时被调整到大同供销公司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期,老叶40多岁的时候,他为公司做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不仅救了公司下属的一家销售店(20多个职工的工资福利),也造就了他的所在家乡及周边乡镇一个行业的兴盛、造就了山区脱贫致富的大好时机!

    要说的“机遇”其实就是目前餐桌上再普通不过的面包和蛋糕,——但是,稍微有点年纪的人回想一下30年前(也就是1981年)的食杂店的情景,就会知道当时柜台上的“风景”是多么的单调!那时,哪会有面包和蛋糕的影踪呢?

    稀罕的面包,稀罕的蛋糕!

    故事要从1982年厦门同安食品厂“关门歇业”说起,当时,厂里有一位80岁的老师傅被请到厦门同安供销公司传授蛋糕制作技术,但是,公司一大群男女青年怎么学也学不会,做不好。火候总把握不好,蛋糕不是烤糊了,就是没烤熟,赚不了钱,当时年过40岁的老叶临危受命。

    叶再祥说:“有很多年轻人,他做事老是粗手粗脚,一般像做蛋糕他那个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五六十左右,公司就叫我去看看。”

    当时的制作设备和工艺太简单了,无非就是烧了木炭用铁锅烤一烤,双层烤,要把握的就是木炭火候和火力的均匀,更重要是在烤锅前的那份耐心,在闷热的环境中必须承受的那份耐心,用时髦话说的就是“吃苦耐劳”。供销公司这个集体大锅饭的单位,有几个年轻人吃得下这份苦哇!于是,山里人出身的老叶荣幸地挑起了这份重担,而且不负众望地取得成功,——他只是在烤炉前专注观察一个下午,第二天就开始亲自出手,一举做出色泽、形状非常漂亮的蛋糕!

    叶再祥回忆说:“一个蛋糕,现在卖就卖两三块钱,但当时是一个蛋糕才卖一毛钱。我记得最高的记录就是,一天单单蛋糕做了20桶,一桶是12斤面粉、6斤蛋还有12斤白糖,而且是从早上排到晚上,都很多人买。”

    当时,同安当地人像追星族排队买票似地争着抢买老叶的蛋糕,老叶的蛋糕因此养活了销售店20多口人。看到同安人买蛋糕的这股热乎劲,老叶心里就想,同安人这么喜欢吃的蛋糕,老家平和人应该也会喜欢吧?体制下放后农民劳动力都解放开来了,农闲的时候,他们应该也可以做蛋糕吧?

    一个外出干部,却能够时刻在心里记挂着家乡经济的发展,就是这样一种朴素的家乡观念,给偏僻山区带来了进城发展的好机会。

    叶再祥说:“实际上每一个外出的人,我们中国人就是怀旧啊,对那个家里、故乡的情感是特别浓的嘛。我当时就想,这个搬到平和我们老家来做,肯定比起一年到晚,在那个搞农业的人来说,是一个翻身的好途径啦。”

    老叶急着要把这个能赚钱的手艺传给家乡人、尤其是家族亲人!当他兴高采烈回到平和与当时在县林业局上班的一个兄弟商量时,却遭遇到一盆“善意的冷水”,他的兄弟劝告他最好再“观察观察”,免得惹火烧身!这是咋回事呢?

    叶再祥回忆说,当时我们整个国家都在讲改革开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国家,方向是明确啦,但是当时就是初步开放,国营企事业单位体制要改进,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大量的剩余劳力又找不到出路了,所以政策当时还没有跟上来,很多人对新生事物持观望态度,敢于“吃螃蟹”的人还是很少的。

    这盆冷水浇了下来后,一凉就是一年,到1984年才又热了起来。当时,老叶的侄女叶苏叶初中毕业,在家闲着,听了叔父的建议之后满心欢喜,立即和她的堂姐叶素珠一块儿学起了叶再祥的烤蛋糕技术。

    老叶师傅首批徒弟就一男俩女:两个是侄女,另外一个是侄儿。

    当年的工具很简单,竹制烤笼一个,铁锅两个,大概才100多块钱。“100多块现在看是很小的数目,但是当时对农村来讲,100多块也不是小数目啦,”叶再祥说:“我给她们教了一星期左右。”

    叶再祥的老家在平和县芦溪镇华眉桥自然村,那里山高路远,经济发展落后,对于有机会学做蛋糕,对于叶苏叶姐妹俩真是太幸运了,一直生活在山里的姐妹俩自然是欣喜异常,再苦再累也能坚持。学了一星期后,姐妹俩当即就在平和县城小溪镇开店营业。对于当年学做蛋糕、面包的情景,叶苏叶至今记得清清楚楚,概括起来就是“辛苦”两字。

    叶苏叶说:“很辛苦的,晚上差不多从11点左右做到天亮,早上很早就起来卖蛋糕,抬到店门口街道边卖,一个几毛钱几毛钱的,就是这样做起的。”

    姐妹俩开的小作坊的出现,使改革开放初期的平和县小溪镇的人们有了口福。当时许多地方人都还吃不到的蛋糕,居然能够首先在山区平和这个小县城飘起诱人的香味,很是令山里人兴奋!

    虽然烤焙工具非常简陋和粗糙,加工起来十分辛苦,但是两个小女孩撑起的这片小天地,为当时县城的餐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群众有了口福而高兴,而小姐妹则更高兴了,为啥呢,因为赚钱效益很不错,一个月赚五六百块,而且那时候的钱比较大。叶再祥是这样形容当时他的侄女们赚钱的,“赚的利润,一天累计起来也是可观的,当时两个女孩子跟那个侄儿三个人一算说,比起当时的县委书记的工资还高了一点,三个人一分,每个月都一百多块嘛,当时县委书记的工资也是120块左右,所以他们都非常高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