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357期>第4版
    第4版 :五江之源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灵通通灵话道周

    作者:⊙曾美旋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20-11-23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金秋十月,凉风送爽。时光像记忆的剪影,总在记忆中搜寻它的身影,灵通山的旖逦逶迤,早已在我的心中驻足,那巍峨雄壮的山,清凉透彻的水,总是让我魂牵梦萦。

    今日,大美灵通采风作家团一行二十几人再向灵通行,站在灵通山脚下,熟悉的气息迎面扑来,它俊秀依然,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

    灵通通灵,自古以来,灵通山就是闽南的名山,也是闽南地区佛教禅宗文化的圣地。灵通山有七峰十寺十八景,群峰耸拔,峰峦叠翠,千姿百态,有的连绵起伏,蜿蜒伸展,气势雄伟;有的尖峰突兀,直插云天,秀奇险峻,蔚为壮观。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上的峰岭变幻无穷,每个角度所看到的都有不同的形象,来时的路上,一尊惟妙惟肖的天然大佛印入眼帘,神态自若地仰卧在灵山之上,它就是灵通山风景区标志性的景观——灵通大佛。仰望灵通山,它傲视苍穹,妙相庄严,发须、眼睛、鼻子、嘴巴比例恰到好处,如此逼真,就像天地造化的尤物。触摸这粗糙而又不规则的岩石肌肉纹理,越是走近,越是令人叹为观止,大自然竟有如此鬼斧神工。

    导游小邓一路为我们讲解。小邓虽是一位来自龙岩的小女孩,但勤奋好学的她,怀着对灵通山的敬仰与工作的满腔热情,亦或是受灵通山深厚的文化底蕴熏陶,胸有成竹的介绍令我们折服,让我们在快乐的登山运动中聆听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在脑海里回荡。行至林静清幽处,泉水叮咚,宛如天籁之音,掬一捧清泉,清清爽爽的感觉,凉在嘴里,甜在心窝里,早已忘却登山时的疲惫了。

    每当看到摄影展作品中珠帘化雨的盛景时,心中总是向往那置身仙境的感觉。但是来了几次,都没遇到珠帘,今天还是没能如愿以偿。此时真想来场雨,这样就如同在灵通寺前看峭壁飞泉,看珠子织成水帘了。恍惚间,脸上有一滴冰冰凉凉的感觉,猛然惊醒,随风洒落的圣水化作水珠滴落在我的脸上,再看远处,偶有几滴飘散在风中,晶莹剔透,如珍珠般闪闪发光,可遇不可求啊,欣喜之余,有些雀跃,灵通通灵,登上灵通山,果然心诚则灵。

    顺着石阶逐级而上,终于,我们登至接近山顶处峭壁中间的灵通寺。无限风光在险峰,而登山的过程往往是累并快乐着。想起每次登灵通山时的情景,到如今还会觉得后脚跟有点紧,当时可没有这让人缓步可行的石阶,游客们为了上灵通山,在峭壁上用粗铁钉凿石壁,锁上铁链,攀着铁链上山,随着游客的增多,后面又改成铁栏杆,而如今已俨然成了休闲漫道了。灵通山上的岩寺、庙宇神像,都有着悠久历史,最早建于唐朝,这里遍布历史上有名望的文人骚客的足迹。明朝的大学士黄道周、大理寺正卿陈扬美、太常寺少卿陈天定,他们还未走上仕途前,都曾在灵通岩中读过书或讲过学。顺着崎岖小径,或行走或攀岩,所过之处依稀可见他们当时留下来的一些碑文胜迹。

    黄道周是灵通七贤之首,被后世尊为“灵通之神”,他一生与灵通山有着不解之缘,他出生在漳浦,年少时,在灵通山脚下的范厝寨读书,后来又在这里当过私塾老师,讲过学。听说灵通寺南侧有个洞穴,还是他当年藏书和读书的地方呢。灵通山原本叫大峰山,因黄道周为大峰岩题下“灵应感通”四个字的缘故,人们觉得首尾二字“灵通”甚好,所以开始称大峰岩为灵通岩,而大峰山也因此为灵通山。

    灵通山,因为聚集了众多文学大伽的灵气,所以周边村落的文化底蕴特别深厚。追寻着远去的历史记忆,聆听着灵通山人眼中的黄道周,他提倡“学生读书最要紧的是专心致志,一定要找一个清静的地方,才能排除杂念,心事清净,细心向学”的教学理念。听江寨村里年长的人们说起当时黄道周任教时,有过三科十九名学生考中十八名秀才的辉煌成绩。若说因为有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些条件,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尊师重教是灵通山这一带人们的优良传统。

    险俊奇秀的灵通山深深地吸引了黄道周,他对灵通山的喜爱,甚至超过于黄山,他眼中的灵通山,是“三十有六,一一与黄山相似,或有过焉,无不及者”。他成名后在灵通讲学,远近名士跋山涉水慕名而来,林釬、陈天定、陈杨美等友人都是他的座上宾,与他们一起游览灵通山,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和辞章,就连当时大名鼎鼎的徐霞客也应邀欣然前来,畅游灵通山后脱口而出“剡舟直挂青天上,山灵莫笑老人痴”的名句盛赞灵通。对于灵通山来说,当时徐霞客这一赞可是相当不得了的,自然可载入史册了。

    时光易逝,灵山上的大佛容颜依旧,当深秋的红叶秀满灵山时,借一笔纸墨,醮着秋色,续写灵通山的故事,漫长,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