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339期>第4版
    第4版 :五江之源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马氏筑楼陈氏居

    作者:⊙林晓文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20-07-20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溪背社是崎岭乡合溪村下辖一个小村落,其三面临水,源自双尖山的九峰溪顺着山势迂回曲折,在这里绕出一个形如马鞍的开阔坡地,成为陈氏人家祖辈生息之所。“溪背”之名,大抵取其三面临溪一面靠山,有溪流之脊背的含义。

    去看溪背楼,是在一个阳光煦暖的冬日下午。沿着溪边曲折小径,不需要向导,也无需他人陪同,我踏过跨溪便桥来到溪背社,凭着直觉,没费多大工夫就来到溪背楼前。有别于他邑土楼或圆或方的规整外形,溪背楼外观呈独特的马蹄状。楼呈西南朝向坐落,西南一侧为平面楼墙,面宽50米,其他三面则为圆弧状楼墙,弧径最宽处近70米,足见其规模之壮观。由空中俯瞰,整座土楼形如一只巨大的马蹄,又似一个大字的英文字母“D”。楼开两门,大门位于西南侧中间,为矩形木制门框,宽约2.12米,高3.24米;另于西北侧开有一小形辅门,宽约1米,高2米有余。两副楼门门楣均未置匾额,边侧亦无楼联镌刻,可见这是一座无名土楼,因村社而得名“溪背楼”,其主人亦非什么名门望族。

    楼之主体为单环式,单元进深约6.5米,单元未设前落和小天井,这样的简单结构,在平和众多双环式土楼里是不多见的。楼高两、三层不等,计有40个开间,每户设独立楼梯通往二、三层,楼上未设互通连廊,亦无公用楼梯。偌大一座土楼,单元进深仅6.5米,而楼内场地仍显逼仄,缘于楼中间建有一座规模宏大的陈氏祖祠遹追堂。祖祠为燕尾脊官式大厝起带双护厝结构,朝向与楼门相同,分为前后两落,进深约21米,左右连护厝宽约30米,将溪背楼中间原本宽敞的楼埕填塞得满满当当,仅余一条数米宽的卵石巷道。

    溪背楼久无人居,楼内每一单元均门扉紧闭,在冬日阳光映照下显得分外寂寥。眼前所见大多数单元仍保存完好,惟东侧数单元屋顶坍毁,仅余一堵高耸残墙。找不到人开门,我转而出门。楼门南隅,是一块略显空旷的广场,广场为水泥地面,东首有一戏台,戏台北侧筑一凉亭,兼有石桌、石凳。广场与溪背楼之间隔着一口修葺一新的半月形池塘,池边筑有石砌围栏。无论广场、戏台、池塘还是陈氏宗祠,都修葺一新,与溪背楼的残旧相比,显得并不相衬。我在池塘边遇一陈姓老者,攀谈中,始知他是土生土长的溪背人,幼时曾在楼内住过。对于溪背楼的存毁,他语气淡然:“楼没有人住,倒就倒了,这跟人老了一样,没什么奇怪的。”而对于溪背楼的建成年代,他则一脸迷茫。

    溪背楼建于何年月未见记载,久居当地的陈氏族人大都语焉不详。几经周折,我联系已经徙居至合洋社的陈志坚老人,在他的引领下前往遹追堂查阅陈氏族谱。据族谱所载,溪背陈氏应为开漳圣王陈元光之后,大约于明朝洪武年间,先祖质忠公背负双亲骸骨,自汀州宁化石壁乡一路跋涉而至古濑,“殆相古溪之形势,即无嫌于城市之嚣尘,复不涉于空山寂寞,殆将望后之为孙曾者士于斯、农于斯、工贾亦于斯,明山秀水,诚堪为百世流芳地耳。”时至清初,乃卜地于溪背修建宗祠遹追堂。古濑与溪背仅一溪之隔,均为陈氏世居之地,“古溪”应为古濑与溪背之合称。遗憾的是,编纂于乾隆年间的旧族谱并未阐明溪背楼的建筑年代。据陈志坚口述,溪背楼并非陈氏先祖肇建,而为早年世居于此的马氏族人所筑,后马氏举族外迁,所遗留下来的溪背楼逐渐成为陈氏安居生息之所。“遹追堂”得以建在溪背楼中,可见当时溪背楼早已为陈氏所居。今崎岭一带已无马姓人家居住,但陈志坚早年曾听其父亲提起,合溪圩原食品站附近至民国时期仍有马姓人家,彼地旧称“马厝巷”,马姓大户马小姐在此以经营水碓作坊为业,曾经置办36台水碓帮人舂米,家业不算小,只是解放后不知何因外迁他乡,渐渐不知所终。另据上世纪八十年代平和县人口普查有关资料显示,当时平和马姓人口仅存26人。

    陈氏居于溪背生息,世代和睦、人才辈出,据闻其族人有曾参加科举,于殿试被钦点为第五名翰林者。如今遹追堂内悬一块落款为“光绪六年庚辰”的匾额“元甲翰苑”是为例证。另有一匾额“皇恩宠赐”,据闻系外省发生洪灾,陈氏富户踊跃捐资捐物而获皇帝赐匾嘉奖。自质忠公于古濑肇基至今,陈氏已繁衍二十余代,后世子孙散居各地,较多者有附近之古濑、山角、合洋诸社,以及崎岭铺、溪头等地,总人口约1500余人。亦有历代徙居海外之族人,近年回乡谒祖者日众,为家乡公益事业做出贡献。

    在温婉的冬日照耀下,溪背楼东侧残墙弥漫着无声的气息,墙体布满了雨水冲涮的疤痕,显得逾加苍老。苍老是必然的,经不住岁月淘洗,昔日筑楼之马氏已难寻其踪,溪背楼能庇护陈姓人家数百年更属不易。行走之间,见着紧挨墙体生长的一株高过屋顶的柿树,因冬日落叶,仅余枝丫伸向空中,与残墙互为映衬,似与溪背楼相依为命,又似暗喻着某种生命的顽强不息。仿佛间,眼前所见之情景,似乎也蕴含了某种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