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334期>第4版
    第4版 :五江之源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东溪窑·陶瓷情

    作者:⊙朱向青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20-06-15
    编辑:庄玮 点击数: 字号:

    2001年的一天,漳州市龙文区朝阳镇虎林山遗址挖掘现场,一个长颈宽口、色泽土黄的釉陶大口尊从泥土中“冒”了出来。面对虎林山遗址发掘出的这个釉陶大尊,不由萌生了一个疑问:究竟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漳州地区出现了窑炉作坊遍布村落的盛景?大量传世的漳窑白釉米色器,又是在漳州哪个窑场烧制?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国内学者开始了一场漫长的对东溪窑的探寻。让我们再随着考古家们的脚步去走一走。从南靖县龙山镇西山村出发,沿永丰溪自南向北溯源而上。傍水而建的县道高龙线,连接着华安县高安镇与南靖县龙山镇。公路的一边是陡峭的山壁,一边是深河谷。时光倒流到100多年前,两地分布着大量依溪而建的古窑厂。沿溪东侧山头就是窑址遍布的南靖县龙山镇封门坑。也即东溪窑的中心窑场之一。

    现在我们就行进在前往封门坑窑场的山上。一路翠竹遮蔽天日,竹林把整个山体遮得严严实实。蜿蜒的阶路保存至今,但已覆盖了厚厚的落叶和泥土。顺着一条小道上山,第二个拐角处即为封门坑1号窑炉。窑炉都是砖砌的,有阶级窑和龙窑两种,窑炉西侧的一座向北凸起的小山包,则是与窑炉配套的作坊区。同来的工作人员介绍,封门坑窑址已陆续发掘出矿洞、作坊、窑炉、居住遗址等遗迹。窑烟曾经在这里袅袅升起。成形的瓷器坯体,被送往窑炉,经受约1000℃高温煅烧又出炉成品。想象当年那是如何忙碌和红火的画面,借助火的威力,泥土得到升华,而当泥土与烈焰相逢,梦即在窑中孵化。陶瓷就是火与泥土交融的艺术啊!

    人类无法拒绝瓷的诱惑,它的千姿百态令人目眩神迷,无论是帝王将相或抑平民百姓,对瓷同样尊崇挚爱。就如我们此时穿梭在封门坑窑场的窑炉和作坊区中,偶尔发现地上或土里破碎的一两片蓝白或米色的瓷器碎片,都是一阵惊叹。小心挑开落叶和附着的泥土,握在手里,反复摩挲,恍惚间,回到了大宋盛唐。而周围残存的红砖、青砖砌筑的窑址,旁边树林里鸟儿的浅吟低唱,都在不时提醒我们:这里,就是昔日的大型窑厂。一窑炉、一作坊区、一片堆积层就这样构成了一幅幅神奇、古朴的景观。

    我们忍不住要去看看它的完整的模样。跟着工作人员离开封门坑窑场,来到位于龙山镇的漳窑瓷业发展有限公司,了解漳窑瓷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林俊毅然在龙山镇落户烧制漳州瓷器的不解情缘。林俊引领我们到三楼的陈设柜,如数家珍。他说,东溪窑一带泥土特有的微量元素,决定了漳窑独特的韵味。发掘过程中采集到的瓷器标本达2000多件,具有明代民窑特征的瓷器标本就有300多件,产品以青花瓷为主,还有青瓷、白瓷、酱黑釉、蓝釉以及五彩瓷。大宗的为盘、碗、罐杯、碟、瓶等生活用品。清末杨巽从《漳州什记》曾载:“漳州瓷窑,号东溪者。创始于前明,出品有瓶、炉、盘,各种体式具备。”细看陈列柜中的瓷器很多都是素面无纹,一些装饰也极为简练,仅在器壁饰一道或两组弦纹,使视线产生一种简明的节奏感。不由感叹我们的祖先在面对自然时,那种单纯和虔诚,似乎就藏在这些稚拙质朴的图案和简洁有力的线条中。

    眼前出现一尊米黄釉披巾观音立像。只见观音头披风帽,帽下梳螺髻,面相柔美,双目微睑下视。身着长衫,洒丽飘逸,赤足站立于祥云宝座上。既是“救诸苦难”的神的化身,又透露着强烈的人情味与亲切感。再看胎质洁白细腻,釉色白中闪黄,开着细碎冰裂纹,妙如天成。林俊说,人物雕塑是漳窑白釉米色器中水平和成就较高的陈设品,目前发现的作品有释迦、罗汉、财神、观音等人物造像。更富有观赏性,符合明清文人士族和地方缙绅阶层的审美意识。显然有别于漳州地区其他窑口的产品,也因而“白釉米色器,纹如冰裂”成了“漳窑”不同于“漳州窑”的一个独有的概念和显著特征。

    灵思与巧手共舞,每一个陶瓷的成形可以说都是人类“手脚脑并用”的经典。我们的祖先把粗陋的陶器提升为精美的瓷器,把瓷器从器物上升为艺术。站在那一系列熠熠夺目的作品前,感觉读陶瓷好比读书,在无声的交流中,默默滋生出对先民们的智慧和往古社会文明的崇敬。瓷器也折服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有趣的是,在英语中,中国和陶瓷这两个词的拼写和读音是一样的,都是China。也许在外国人看来,如果用什么代表中国的话,那就是瓷器。明朝中后期,随着漳州月港繁荣,东溪窑也迎来瓷器生产和对外贸易的高峰期。那时东溪窑被称为“小漳州”,出品的瓷器源源不断被运往距封门坑800多米处的渡船头码头,搭乘运输船,顺永丰溪而下,进入九龙江,在月港换乘大型木制帆船,漂洋过番。据说与郑和同为下西洋庞大船队首席正使的王景弘当年路过“东溪窑”,也盛赞青花瓷瓷质优良,收购了一大批,随船运到海外。原来,漳州瓷器里隐藏着一个令人震惊的大航海时代!

    只可惜到了清末,随着漳州月港逐渐被厦门港取代,加上战乱等原因,东溪窑逐渐断烧,曾经的窑烟袅袅的盛况不再,窑场逐渐被深山林木掩盖。漳窑工艺也濒临断代失传。“一定要找回传统文化,恢复漳窑传统制作工艺。”离开漳窑时,回想林俊温和而坚定的话语,仿佛看到蔚蓝的大海上,一艘艘轮船,鼓满风帆,满载着一批批将漳州本土文化元素与漳窑工艺相结合而生产的漳窑新品,在季风的吹拂下驶向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