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湖南发现6000多年前文物

作者:禹志明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7-12-09
编辑:李润南 点击数: 字号:

    位于湖南省安乡县的汤家岗遗址在经历了第三次发掘后实现重大突破。考古人员日前在这里首次发现了距今6000多年的“彩绘白陶”和环壕土围,以及碳化稻米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发掘工作的领队、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尹检顺介绍,汤家岗史前遗址以发现白陶等而闻名于世,但是在1978年和1990年两次发掘中没有发现过“彩绘白陶”,此次的发现进一步说明,洞庭湖沿岸是白陶的起源地和传播中心。

    尹检顺介绍,考古人员首次发现了当时人类居住的遗址,发现了环壕土围,这证明了汤家岗曾经存在小区域的中心聚落,对研究洞庭湖区环壕到城壕的演变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郭伟民表示,6000多年前洞庭湖区的人类文化十分辉煌,并且向四周辐射,其中一波就是汤家岗文化与大溪文化的传播,北到江汉平原西部,南到岭南地区,东到长江下游。他认为,这个过程体现了内陆农耕民族向外迁徙传播的特点。

    据了解,汤家岗遗址是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典型的原始文化遗址,距今约7000年,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汤家岗遗址在1977年被发现后,有关专家曾于1978年和1990年先后对遗址进行了共700平方米的两次发掘,出土器物近4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