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福建新闻 > 正文

绿色项目 绿了海西

作者:王永珍 潘园园 来源:福建日报 时间:2008-06-18
编辑:朱国文 点击数: 字号:

  初夏时节,天气闷热,但今年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办公室的空调比往年开得迟。“我们在建设公寓6楼办公,因为是顶层,夏天阳光暴晒时屋内特别热,往年空调都比别的楼层开得早。今年屋顶上面种了草,隔热效果特别好。”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建设公寓350平方米的屋面是一片绿色草坪,上栽佛甲草,属环保耐旱植物,基本不需养护,草的下面依次是营养土、保水排水层、防渗沙。这一“屋面防水、隔热、绿化集成技术”,是由省建设科技发展中心与福州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联合研发的,将在今年“6·18”第二届绿博会上推广。

  2007年我省万元GDP能耗0.876吨标准煤,比2006年下降了3.5%。近日发布的2007年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7年,我省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首次实现双下降,水、大气和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名列全国前列。

  绿色项目又好又多

  节能减排技术成果对接已成为“6·18”的一个重点和亮点。截至5月26日,第六届“6·18”共对接新能源和节能技术项目144项,总投资54亿元,其中合同项目75项、总投资44亿元,协议34项、总投资6亿元;对接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150项,总投资36亿元,其中合同80项、总投资22亿元,协议49项、总投资11亿元。越来越多的海内外节能减排项目将通过“6·18”平台与福建企业“联姻”。

  养殖污染一向是令环保业头痛的问题之一。去年,我省环保部门和莆田永明生物环保有限公司与日本洛东化成株式会社签约免冲洗零排放生物发酵舍养猪技术合作项目。这项技术采用特殊工艺加工而成的饲料添加剂,在猪舍内建立并全面铺设一定厚度的谷壳、锯末和添加剂等混合有机物垫料,猪所排出的粪尿经微生物完全被发酵迅速降解、消化,从而达到免冲洗猪栏、无臭味、零排放,从源头实现环保、无公害养殖。目前,这项技术已在我省乃至全国推广,养殖业有望从此告别污染历史。

  福建榕屏化工有限公司与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对接的“氢酸盐生产含铬废渣的纳米变相处理和回收利用项目”,创新性地利用国际领先水平技术,通过改变纳米材料的料径,彻底改变含铬废渣的物理性质,通过回收再利用,将有害物质变废为宝,节约生产成本,并解决了困扰氯酸盐企业的铬污染问题。

  漳州市普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对接专利技术,生产“车载水蒸发式节能环保空调”,采用水作为制冷剂,开创了客车、公共汽车新型节能环保、全通风的制冷方式,既能大幅度降低汽车空调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又能减轻环境污染压力,节能和减排效果分别高达95.8%。产品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绿色对接如火如荼

  去年底以来,依托“6·18”平台,全省各种形式的节能减排项目与技术推介会一场又一场,对接活动如火如荼。为推进全省精细化工行业实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去年11月28日,省经贸委牵头在邵武市举办了全省精细化工产学研现场会,推出的67项企业技术需求和省内外10所高等院校开发的137个项目成果在会上频频碰出对接火花。  

  今年3月,在厦门市召开的建筑节能项目成果与技术需求专场对接会,共对接意向项目近30项。三明市发改委召开的北京理工大学、哈工大、福州大学三明机电新材料专场对接会,共签订合作协议26项。莆田市再生纸品有限公司参加市发改委组织的企业家代表团赴南京林业大学对接洽谈,成功对接“废纸生产包装纸板废水完全串联循环回用零排放技术”项目,将吨纸耗水从近100吨降低到仅1吨。

  “6·18”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将节能减排项目瞄准福建企业。去年底,日本C&N国际株式会社专门通过“6·18”组委会办公室主办的“6·18”项目茶会,推介“减少汽车尾气有害排放物的节油装置”、“隔热玻璃涂料”等节能减排项目。今年5月20日,由省经贸委、三明市政府、“6·18”组委会办公室联合在三明召开的“6·18”工业专场节能与循环经济对接会,吸引来国家发改委节能信息中心、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等18所高校、科研机构的近50位专家,并与我省企业成功对接50个项目。 

  通过绿色对接,越来越多的企业走进国内外一批著名学府和高墙深院的科研院所,建立了多形式、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与联系,实施了“高位嫁接”、“源头合作”,得到越来越多的节能减排项目与智力资源的支撑,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

  绿色行动方兴未艾

  去年以来,华福公司展开了一次“绿色行动”。公司总裁丁仕达亲自带队,与省环保局等联合组团对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7所知名高校,以及德国西门子公司北京办事处、德国AGAR公司、俄罗斯全俄热工研究所4个国外著名环保技术或设备制造商和科研机构进行了环保技术设备考察,寻找国内外一流的、最有利于福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大气污染防治、水处理等环保技术和设备。在省环保局专家的参与下,比较筛选了13项脱硫工艺、燃烧技术、水处理等成果和专利,参加今年“6·18” ,并落实了4个签约项目。

  华福的“绿色行动”并非偶然。    

  从第四届“6·18”设立资源综合利用与发展循环经济展厅开始,“6·18”紧紧围绕国家转变发展方式和海西发展战略,实施办会指导思想上的转型升级,更加注重产业导向,从偏重追求征集项目、对接项目的数量和投资额增加,向好字当头、又好又多,更加注重项目质量与效益转变,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省发改委努力搭建项目对接的平台,把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作为项目生成、征集的重点领域,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着力推介、对接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项目。同时,积极发挥项目成果转化扶持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将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项目列入促进项目成果转化资金扶持的重点项目,促进了一大批节能减排项目的成功落地,带动了一大批新的节能减排项目成功对接。

  省经贸委积极利用“6·18”平台,大力发展先进的绿色制造业,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节能型产业主题项目对接活动,引进了工程机械、船舶、机电、汽车、光伏电子、石化、新型建材、医药等一批节能型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并把节能降耗与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相结合,通过项目对接,有效推进了节能型产业基地、节能型产业园区、节能型产业模式和节能型企业的创建。

  省建设厅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借助“绿博会”,推进成果转化,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带动我省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产业发展。去年“绿博会”对接的189个项目,已有106个项目升级为合同项目,94个项目开工建设;第二届“绿博会”又新对接项目194个,其中合同项目131个。“6·18”大大推进了全省城市污水垃圾产业化进程,使我省建筑节能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省环保局通过深入企业调研,网络征集等方式,在污染减排领域征集筛选了一批新技术、新工艺和污染防治技术成果,近两年来已成功对接了100多个项目。

  省海洋与渔业局充分利用“6·18”平台,积极引进节能减排新技术,加大了罗源湾、泉州湾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研究,对陆源集控区污染物排海实行实时监控。通过拖网渔船综合节能技术、石油烃降解微生物制剂新技术、节能降污合成柴油技术、循环水养殖新技术、风能海水淡化技术等节能减排项目成果的转化,有效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为构建海洋生态文明、推进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