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漳州新闻 > 正文

敢立潮头领风骚——漳州家具产业逆势增长调查

作者:佚名 来源:漳州新闻网 时间:2009-03-11
编辑:朱国文 点击数: 字号:
     金融海啸袭来,我国家具行业受到强力冲击,“珠三角”一带家具企业大面积停产倒闭;九龙江畔的家具产业却是逆势而上,挺立潮头,大有“风景这边独好”之势。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家具企业共实现产值53.51亿元,增长28.5%。今年1-2月,全市规模以上家具企业实现产值8.43亿元,增长26.0%;实现销售收入8.27亿元,增长35.8%;出口交货值4.47亿元,增长21.7%,均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平均增幅,成为“经济寒冬”中一大亮点。 

  苦练内功  应对挑战

  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我市家具企业花大力气进行内部挖潜、技术改造,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木质家具企业通过引进先进专用设备,对小木材进行拼接再利用,使木材的利用率达到96%以上,企业综合效益大大提高;钢管家具企业通过采用静电粉末喷涂回收新工艺,使之循环再利用,提高了产品档次和喷涂效率,也降低了污染、节约了资源。通过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我市家具企业在危机中不仅生存了下来,不少家具企业还保持了较高增长。据统计,2008年全市114家规模以上家具企业中,保持增长的企业达到65家,占总数的57%。尤为可贵的是,百乐、永生、西华、鸿莉、欧仕等13家企业在逆境中奋发进取,实现了成倍增长。

  危中寻机  拓展市场

  在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部需求大幅萎缩的情况下,我市家具企业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努力在危机中寻找蕴藏的商机,特别是抓住广东一带家具企业倒闭订单外流的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和各种关系,承接了广东转移过来的部分订单,进一步扩大了国际市场份额。仅国辉家具一家,去年从广东客户承接过来的订单就达400多万美元,占该企业全年出口总额的近1/4。2008年我市家具出口3.04亿美元,增长22.1%,是2003年的近3倍,占全省出口总值19%,在全省排名中仅次于厦门和福州,位居第三。据漳州家具协会掌握的情况,我市还有一部分家具从厦门、汕头等海关出口,而厦门和福州则有部分出口额是周边地区从福厦海关出口的,如果以本地企业生产货值计算,漳州市已成为福建最大的家具生产、出口基地。

  龙头带动  共赢共荣

  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一批龙头家具企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带动作用,为配套小企业的生存发展赢得利润空间;而配套小企业的正常生产,也保证了龙头企业健康运营,推动了我市家具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形成良性互动、携手并进的良好发展格局。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家具企业在2007年净增22家基础上,又净增21家,总数达到114家,是2003年的近4倍。国辉、红梅、尧富、丰笙、攀达等一批家具企业更是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发展的龙头,其中国辉、红梅和攀达分别成为中国实木家具、金属家具和橱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国辉和红梅还获得省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目前我市已在芗城、龙文、龙海形成较大规模的木质家具和钢管家具产业基地,其中钢管家具发展最为迅速、配套更加齐全,已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钢管家具生产基地。

  坚定信心  再上台阶

  当前,全球家具行业正处于重新洗牌的关键时期,对处于成长中的我市家具产业而言,既是一场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漳州市家具协会负责人表示,只要应对得当,我市家具产业完全有能力化“危”为“机”,并在3-5年内成长为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当务之急,要引导家具企业“两条腿”走路,在巩固传统欧美市场、拓展东盟和中东新兴市场的同时,眼光向内,多研究国内家具市场,扩大国内市场份额,改变过分依赖出口的现状,降低市场单一造成的风险。同时,要下大力气抓好品牌建设,加大产品研发投入,走品牌兴企的道路,以自己的品牌占领国内外终端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此外,要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争取国家质检总局在漳州市设立家具检测中心,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提升“漳州家具”知名度,形成强大产业集聚辐射效应。  ⊙章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