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视听节目> 电视新闻>正文

【观看电视】2017年7月26日《平和新闻》

作者:平和县广电新闻中心 来源:平和网 时间:2017年07月27日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视频简介

观众朋友大家好,今天是2017年7月26日,星期三,农历闰六月初四,欢迎收看《平和新闻》,今天节目的主要内容有:

1、福建戎堃科技公司举行开业典礼暨交车仪式 该项目从签约落户平和到第一批车辆交付仅用了5个月7天

2、南山花园安置小区进展顺利 年底有望主体封顶

3、芦溪镇发现276年前的民间房产买卖契约

【相关信息】
********************

南山花园安置小区进展顺利 年底有望主体封顶

作者:李嘉琳 张艺敏 来源:平和网

南山花园安置小区自开工建设以来,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地下室8、9、10号楼地下室结构部分,主体结构上固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

7月25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工地一派繁忙景象。现场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内支撑搭建、钢筋制作、钢筋绑扎等工作。

【现场项目负责人 林庆水:我们南山花园安置小区到目前为止总投资4500多万元,目前已经完成了地下室8、9、10号楼的地下室结构部分。目前我们主要是在做上固主体结构,我们8号楼已经完成到三层梁板,9号楼完成到四层梁板,10号楼我们在做一楼跟裙楼的柱钢筋的绑扎这一块。】

据了解,南山花园安置小区占地52.85亩,总投资3亿元,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规划建设5栋18层的安置房。项目于去年蜜柚节期间正式动工,计划于2018年底前建成投用。目前已完成投资4500万元,年底有望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

县广电新闻中心组织收看《将改革进行到底》

作者:蔡煌杰 来源:平和网

日前,县广电新闻中心组织收看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五集《延续中华文脉》。

本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思想为主线,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与辉煌成就,聚焦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厚的文化自信,为新时期的文化改革指明方向。

观看专题片后,新闻工作者们围绕专题片的内容展开了讨论,大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如何更好地落实《将改革进行到底》的精神,更好地开展新闻宣传报道引领和舆论导向,更好地为平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鼓劲助力畅谈了自己的想法。

【平和县广播电视新闻中心记者部主任 黄朝阳:改革怎么改,方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在这改革汹涌的大潮当中,我们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首先要牢牢把握住正确的舆论导向,多研究、多创新我们的报道方式,用我们的报道凝聚人心,同时用我们的报道反映我县各地在改革浪潮中涌现出来的新人喜事,讲好平和的故事,传播好平和的声音。】

【平和县广播电视新闻中心主任 黄荣才:我们要严格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新闻工作者48字的要求,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这一块发力,充分发挥平和的多种载体的新闻媒体,努力讲好平和故事、传递平和的声音,为平和的发展鼓劲助力,而且作为我们整个平和新闻中心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我们更是要从专题片得到启发,然后努力去做一些有价值、有温度的新闻,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我们的作用。从文化的角度来讲呢,我们作为新闻工作者既是社会发展的记录者,又是我们平和文脉、平和文化的梳理者和挖掘者,我们呢也是要通过我们手中的笔我们手中的镜头,去充分的挖掘平和的文化,然后为多创作一些有力度、有深度的新闻和文学作品,为平和的文脉梳理做好我们应尽的责任。】

********************

五寨乡组织村干部、老党员收看《将改革进行到底》

作者:通讯员:方文英 来源:平和网

7月25日,平和县五寨乡优美村党支部组织老党员、村干部到“老党员讲学馆”集中观看《党的自我革新》。观看后,党员干部们表示,改革是历史必然,也是时代强音,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改革创新,奋力开拓进取,确保改革的各项目标和措施精准落地,同时,要大力发扬实干家精神,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真抓苦干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

********************

文峰镇2017年镇村干部大会

作者:通讯员 来源:平和网

近日,文峰镇召开镇村干部大会,对精准监督工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工作等各项重点工作进行部署。会议要求各村要认识到位,树立精准管理的意识和观念,做好扶贫资源、扶贫责任人、扶贫对象的精准管理;要加强监督问责,认真履行监督问责职能,为全镇精准扶贫工作保驾护航;要持续加强环境整治和“两违”的整治力度,主动作为敢担当,确保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

大溪:义诊助力精准扶贫

作者:通讯员 傅剑波 记者 王志晖 来源:平和网

近日,平和县中医院联合大溪镇党委、政府,在大溪镇文化广场开展精准扶贫义诊活动,免费为该镇的精准扶贫户进行义诊,并发放“平安大溪宣传册”、“致群众的一封信”等宣传材料。主办单位旨在通过下乡义诊,让精准扶贫户群众有病早发现、早治疗,减少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发生。当天,累计义诊精准扶贫户群众80余人,发放各类“平安大溪宣传单”300余份。

********************

现代版“八角楼”传承古人团结奋进的精神

作者:黄征宇 汤绍平 陈雨扬 来源:平和网

近日,芦溪镇东槐村八角楼文化活动中心举行落成庆典仪式,该中心将成为村民的文化活动场所。

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八角楼周围布满了拱门、中华柱,悬挂着彩旗,十分喜庆。由锣鼓队、腰鼓队组成的欢迎队伍分列八卦桥两侧,欢迎宾客的到来。

据了解,八角楼文化活动中心于2015年三月份正式动工,主要通过村民的集资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捐资,在2017年6月份建成。

【芦溪镇东槐村村委会主任 陈大友:八角楼文化活动中心总投资近180万,建设面积1050平方米,景观独特,室内外配套齐全,集村民议事、宴会、老年活动、文化娱乐为一体,旧貌换新颜,环境优美,从而进一步改善农村百姓的文化生活。】

据了解,旧的八角楼在明代就建成。明朝中期,潭皮(现名东槐)皇景石示大山上,住着一帮无恶不作的盗贼,弄得百姓鸡犬不宁。潭皮陈家有个儿子叫陈大健,身材高大、力大无穷,见乡亲深受盗贼所扰,就和村中另一巨人蹩脚添周密计划,除掉了这伙盗贼。因陈大健灭贼有功,朝廷许以总兵官职,陈大健拒绝了官位,而是提出要建一座常人不能建的八角楼,由于当时漳州府财力紧缺,陈大健便组织村民自建。历经几百年的风雨,八角楼逐渐被破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完全破坏。

记者在东槐村见到了见证过八角楼历史的老人们,他们回忆了当时的场景。

【村民 陈良超:旧的八角楼就是建在这里,楼墙很厚,(里面可以放上)八仙桌喝酒,土墙的,楼墙很厚,用扁担来挑都挑不完,我们(懂事)那时候墙都快要倒塌了,里面房子一间一间的,三层,总的有三层。(大概)有十几间二十多间,大概就是这样,忘记了,没有去算过。】

据老人回忆,当时八角楼内热闹非凡,楼民们组织一个叫“子弟班”的戏班在这里练习戏剧,农闲时期到外演戏。今年80岁的陈茂银就是当时戏班的学员。

【村民 陈茂银:先生一个是大坪人,一个是诏安,一个是饶平人,三个先生在教。他们教,我们学,如学不会会被惩罚。原来上学潮剧,学的节目上《包公》、《梁惠英》、《双义士》等,总的戏文懂不了,可做六夜天亮。】

八角楼见证了村庄的历史变迁,是村民们民俗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游子魂牵梦萦的乡愁所在地。如今,东槐村的村民重新修建了这样一座现代样式的八角楼,将陈大健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芦溪镇东槐村村委会主任 陈大友:今后,我们将以八角楼文化活动中心为平台,引导村民发扬传承陈大健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共同建设更加美丽的东槐。】

********************

芦溪镇发现276年前的民间房产买卖契约

作者:汤绍平 李嘉琳 黄征宇 陈雨杨 来源:平和网

最近啊,芦溪镇连丰村下黄社的村民黄水重在翻修老屋的时候,发现了一张清乾隆六年(1741年)的房产交易契约,至今已经有276年。这份房屋买卖契约,真实地重现了二百多年前平和县的民间民事和民风,对清代平和县的社会经济、宗族发展等具有历史研究价值。今天,咱们一起去见识一下这张“有历史”的契约。

近日,记者在黄水重家中见到了这份契约。这份完好无损的房屋买卖契约原为白色宣纸,因年代久远,纸张已泛黄,契约长约50厘米,宽约40厘米,共284个字,楷书字体,字迹工整、条款分明,左上角写着乾隆六年二月,至今已有276年。

【芦溪镇连丰村下黄社村民 黄水重:拆房子从一层的仓储里面,找出一张契约,我一看这张契约是属于房子买卖的契约,而且年代比较久远,是乾隆六年时候的,契约里面有代书人,见证人都有签名。】

这份契约详细记述了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二月 ,卖房人(房叔祖)黄选男因要用钱,通过中间人朝宗、见证人景福,自愿将位于隆兴楼(寨)的入大门左边第三间一间又带棚间、右边第七间一间,以白银一拾五两整的价格成交卖于(侄孙)黄现宗的事实经过。该契约不仅清楚地写明了立约人、立约内容、立约时间、房屋位置、成交价格等条款,而且还标示买卖双方的宗亲为见证人。

契约中所说的“隆兴楼”是当地的黄氏族人于清乾隆年间修建的,土楼以垒石为基,夯土为墙,左右各有15间,加上中厅和大门共有32个房间。在鼎盛时期,楼内住了120多名黄氏族人。

从小在土楼长大的黄七珍告诉记者,契约中买房的黄现宗就是他们这一房祖先,他小时候还在房间内嬉戏玩耍。

【芦溪镇连丰村下黄社村民 黄七珍:那个是大门,那个大门右边是第三间,第三间是我们堂兄做厨房用的。我小时候(的事)还是很清楚的,右边这个第七间,就在这里,这里是(我在)小的时候我们跟几个小兄弟,两三个经常在那里看书,讲故事,还有晚上住在那里,那里面放过床铺。】

遗憾的是,由于年久失修,土楼已经基本倒塌,黄氏族人在隆兴楼的外围重新修建了围楼居住。然而,古人诚实守信、尊重契约的精神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黄氏族人。

【芦溪镇连丰村下黄社村民 黄水重:我们的民风是比较淳朴的,也是比较讲诚信的,从这个契约里面也是可以看得见,有制约,不能反悔,并且见证人都有,民风比较淳朴作为后辈人我们也应该继承。】

[err:标签'评论标签'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