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人文典故> > 正文

阳明平和展新姿

作者:张山梁 来源:平和网 时间:2016-06-17
编辑:匿名 点击数: 字号:

明正德年间,王阳明受命巡抚南赣汀漳,领兵平定漳南之后,两度上疏奏请朝廷,析划里图,添设新县——平和县。岁月荏苒,沧海桑田,历经近500年的风雨洗礼,一个“远离县治,政教不及,民众罔知法度”的穷乡僻壤,变成“百年之盗可散,数邑之民可安”的美好家园,正在开启了一个“自强不息生和气,厚德载物扬和风”的全新时代。

置县以来,平和行政区划虽没有大的调整,境域由原来的东西宽52公里,南北长61公里,辖清宁里七图、新安里五图共二里十二图,但也有过多次微调,及有划出平和版图,也有纳入新地域。经过调整,今日平和的具体地理位置为:东经116°53′至117°31′,北纬24°02′至24°35′,全境面积2334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1个国有农场和1个省级工业园区。总人口由建县之初的15031人,增长的现在的58万人。

平和县治所于明正德十二(1517)年十二月与县城(今九峰镇)同步开工建设,次年冬基本建成,并于正德十四(1519)年六月正式开县办公,直至1949年9月。随着平和县的和平解放,县治也从九峰镇迁至小溪镇的原文成中学(后改建为城关公社管委会,今县城大草埔的小溪镇人民政府宿舍楼)办公。1956年,再迁至现址办公(原办公楼位于今政府大院第一、二幢楼之间,于2010年拆除改为绿地);60--70年代之间,县政府大院历经多次扩建修缮,形成前状。

置县以来,质朴的平和人始终弘扬阳明文化,重文教化,移风易俗,耕读不缀,励精图治,形成勤劳勇敢、质朴耐劳的独特品质,创造出许许多多人间奇迹。原中央苏区县、国家级生态县、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县、全国经济林示范县、全国科技先进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等一张张国、省字号名片,让阳明平和声名远扬,被誉为“中国琯溪蜜柚之乡、中国香蕉之乡、中国白芽奇兰茶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龙艺)之乡”。 2015年,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72.73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三次产业结构为30:30.8:39.2;财政总收入7. 6亿元,是2010年1.81倍;地方级财政总收入5.7亿元,是2010年1.92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5281元,是2010年的1.82倍;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3504元,是2010年的1.7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18亿元,是2010年的1.62倍。

经济发展 活力平和

置县以来,平和先后引进种植小麦、甘薯、烟叶、甘蔗等经济作物,改良水稻品种,发展茶叶、水果,并有淡水养殖,农业技术有了一定的提高。由于地理、气候条件优越,水果极负盛名,芦柑、柚子、香蕉成为名优特珍果,特别是琯溪蜜柚自明嘉靖年间从江浙一带引进种植,到清代就成为朝廷贡品。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高优生态农业,走出一条以绿色产业富民兴县之路。琯溪蜜柚、白芽奇兰、香蕉、蔬菜等特色产业成为农业主导品牌,并逐步实现转型升级。2015年, 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98.17亿元。粮食播种面积20万亩,总产6.97万吨;蔬菜种植29.3万亩,总产59万吨;水果种植85.5万亩,总产160万吨;茶叶植12.5万亩,总产1.2万吨,是全国最大的柚类生产基地县和出口基地县,被誉为“中国柚类第一县”,也是福建省十大产茶县之一。

平和工业是从家庭手工作坊起步发展而成的。置县之初,全县仅有1户工匠、20户采矾、3户陶窑。到了明末清初,手工业日渐繁荣,制糖、制茶、糕饼、酿酒、纺织、冶矿、陶瓷业已有一定规模。特别是海澄月港的兴起促进海外贸易,也推动了平和陶瓷业的蓬勃发展,南胜、五寨一带的花山溪两岸十里长窑,密密麻麻布满了上百家青花瓷窑,所生产的青瓷器远销。正如《漳州府志》所载:“瓷器出南胜者,殊胜它邑,不胜工巧,然犹可玩也”。新中国成立以后,着重发展民营工业,舞活工业龙头,推进“三镇一区”工业走廊建设,平和工业实现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工业经济大发展大提速,形成了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建材、纸木制品等支柱产业。2015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68.62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49.07亿元,完成工业投资66.37亿元。

平和地处闽粤交界,八县通衢,置县之初,商贾开始兴起,到了清代之时,“华美器用、衣服皆资于他邑,墟集贸易不过日用所需。其行商而四方,于吴、于楚、于越、于广矣。坐贾亦有居积致富者焉。”新中国成立后,组织起公私合营、集体经营、国营等商业网点遍布城乡。改革开发以后,完善了国营、集体、联合体、个体等多成份、多形式、多渠道的流通体系,大型商贸城、特色产品交易中心、农村综合市场、专业市场等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出现了购销两旺、物价稳定、商业秩序平稳运行的良好局面。电子商务发展如火如荼,成为全市首个、全省第三个“农村淘宝试点县”。旅游产业提档升级,三平风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灵通风景区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使平和成为享誉全国的生态旅游目的地。2015年,接待旅游人数250.8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6亿元。

城乡建设 美丽平和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城乡面貌显著改观。置县之时,县城于河头大洋坡(今九峰镇),城墙高1.8丈,内城周长563.4丈、外城周长596.3丈。尽管多次修建,但一直没有大的变化,依然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亦云小矣。和城五百九十六丈,不过三里有奇耳”,着实太小了。解放后,县城迁至小溪镇,并进行多次较大规模的建设,采取“连片开发,组团扩张”的办法,加大市政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加速推进县城区向东向南集聚发展,推动县城中心区规模壮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逐步构筑东连山格,南接坂仔的“大县城”格局,至2015年,县城区面积扩大到24平方公里,城区交通状况大为改善,道路、街巷两旁楼房林立,鳞次栉比,各项建筑规划有序,供电、供水、排污、绿化美化等相应配套,承载能力、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成为“城在林中、林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生态名城”。

乡村建设突出环保设施、城区绿化、路网框架、休闲公园等项目,重点完善主干道、公园、公厕等公共服务配套,着力推进镇区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镇容村貌明显改观,人居环境不断提升,打造了一批绿色名镇、旅游休闲集镇和美丽乡村。坂仔镇荣获“中国绿色名镇”称号、入选省乡村旅游休闲集镇,九峰镇荣获“省级休闲农业示范乡镇”称号。有1个村入选全国美丽乡村,4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1个村入选首批国家乡村旅游模范村,5个村入选省乡村旅游特色村。2015年,城镇化率达43%。

城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明清时期,平和古道狭小崎岖,路面用卵石、条石铺筑,道上设有铺、塘,以传递公文政令,主要有8条县城(今九峰镇)通往邻县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农村“不通汽车,不通电话”的落后面貌得到迅速改观。1967年实现乡乡通公路;到2015年,沈海复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与全国高速公路联为一体,省道官九线和东东线升格为国道,结束平和县“无高速、无国道、无直接通往铁路货运站”的历史。220千伏、110千伏输电站等电力设施遍布城乡,2015年,全县用电量超7亿千瓦时。电信、移动等通信能力稳步提高,实现全境网络深度覆盖。

社会进步 人文平和

平和始终坚持文教为先,早在置县之初,就在县治南门内,置办儒学,设廪膳府学40人、县学20人。明清年间,有3所书院、3所义学、23所社学,培养出榜眼1人,文武进士60多人,文武举人290多人,任七品以上官员110多人。曾在灵通岩讲学的黄道周称赞平和是一个“弦诵文物,著于郡治”“人为诗书,家成邹鲁”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在整顿和改造旧学校的同时,大力发展普通教育,有序推进“校安工程”、“教育均衡”,有效提升教育质量,通过“双高普九”达标验收,被授予“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先进县”。2015年,全县有普通小学93所、在校生41530人,初级中学14所、在校生20431人,普通高中8所、在校生7942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56人;高考本一上线618人。“南胜窑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三平祖师信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平和自唐代义中禅师到三坪行医救世,传授中草药治病疗伤以后,革除巫医劣俗,中医发展很快,世家林立,名医辈出。清乾隆间,蔡新题“精调六气”之匾赠予文峰中医林端甫。到清光绪年间,基督教会创办小溪救世医院,西医传入,中西医开始并立。新中国成立后,贯彻以防为主,中西结合的方针,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有效控制地方病和各种疑难杂症。到2015年,全县拥有各类卫生机构346个,实现新农合、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化,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基本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芹山花溪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走过近500年历程的阳明平和,创下辉煌的业绩,一个“百姓和美、世间和合”的和谐社会屹立在闽粤交界的山区。今天,柚乡儿女正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朝着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意气风发阔步前行,全力打造“柚都茶乡生态平和、工兴贸旺活力平和、语堂故里闲适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