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人文典故> 平和乡贤 > 正文

平和乡贤:清华大学黄裕生教授

作者:林慕理 来源:在福州平和人 时间:2015-05-11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黄裕生,男,1965年11月出生,福建省平和县霞寨镇坑内大水路村人,哲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秘书长。

黄裕生教授于1983年平和三中高中毕业,198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1990年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入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工作;1991年到河北省涞水县下乡锻炼;1992年考取哲学研究所在职博士,导师叶秀山先生,199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被聘为副研究员;2002年在德国马堡大学哲学系进修访学;2004年被聘为研究员,为当时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最年轻的研究员;2012年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主任。

主要作品有《时间与永恒: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问题》,社科文献出版社,1997年;《真理与自由:康德哲学的存在论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世纪哲学》(主编及主要撰写者),八卷本学术版《西方哲学史》之第三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宗教与哲学的相遇:奥古斯古与托马斯阿奎那的基督教哲学》,江苏人民出版社即出。

与叶秀山先生一起主持有“纯粹哲学丛书”。

其论文《普遍伦理学的出发点:自由个体还是关系角色?》以及《论爱与自由》等,由于对“儒家伦理学”的独特批评曾引起众多评论,迄今仍是要从关系与亲情角度去维护儒家伦理思想的人所无法不面对的挑战。

研究范围与方向:德国哲学,宗教哲学 法哲学;目前研究重点:第一哲学。

据2009年《新清华》“人事快递”栏目关于黄裕生的介绍:黄裕生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第一哲学、德国哲学、宗教哲学、法哲学、比较哲学。多年来他致力于通过对自由问题的系统研究,确立自由问题在第一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德国哲学以及基督教对西方哲学的贡献、中国古典哲学的普遍主义精神等领域进行重新研究与探讨。已出版有《时间与永恒》、《真理与自由》(获2004年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中世纪哲学》(获2007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一等奖)、《宗教与哲学的相遇》等著作,另有译著及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哲学史》《哲学研究》、《浙江学刊》等刊物上发有论文四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