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新闻中心> 平和新闻 > 正文

灵犀,若幻若真

作者:罗龙海 来源:闽南日报 时间:2015-01-15
编辑:朱国文 点击数: 字号:

子夜翻书,书桌旁智能手机叮咚一响,拿起一看,是侄女惠在qq空间晒她新生宝贝的靓照,不一会儿,点赞的人跟了一大群。先进的科技手段,把幼小的精灵载入手机,上传到网络,铺开在大众的电脑或手机屏幕上,弱化了相隔百里千里的距离,天真无邪的笑容变得极为亲近,一笑一颦如在眼前。那么稚嫩的皮肤、那么纯净的眼眸合成冲击力极强的画面,让欣慰和喜悦注满长辈的心头。

夜深不睡而晒照片,可知侄女惠初为人母的兴奋。这两年,两个侄子、三个侄女先后为人父、为人母,让我突然对岁月的概念恍惚迷离起来,仿佛自己是山头上的一株迎风老竹,俯视着雨后春笋鳞次栉比地涌出,眼见着自己的生命旅程已经莅临一个制高点,一道分水岭。

现代网络真是一个神奇的万能仓库,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搬,储藏期间,想要看时,只要手指轻轻点击,画面立即显现,好像阿里巴巴芝麻开门的咒语就存在自己的意念之间,咒语一念,石门洞开,金银宝藏悉数耀眼闪现。网络甚至无需念咒语,只要随意动动手指,就能够展开无穷无尽的空间。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离不开网络,购物、缴费、聊天、游戏、订票、博彩等等。网络,就像一个知性而慷慨的情人,心有灵犀,配合默契,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她办不到的服务。

网络让侄孙的形象瞬间进入众多亲朋好友的眼帘,尽管是在深夜也无妨,这在网络出现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那时,为了表示对亲朋好友的新生儿的关心,许多人要千里迢迢跋山涉水,才能抱一抱襁褓,亲一亲小脸,给一个喜庆红包,道一声诚挚祝福。可就在这充满人间温情时刻,许多婴儿却不干了,小生命一转到远来者陌生的怀里立马就哭闹起来,有时情绪还不小,尿了客人一身,给一个亲情聚会注入一阵阵笑声。从客人怀里重回到母亲怀里,婴儿立马又安静如初。这个有趣的现象真是令人深思,这些小生命甚至连眼睛都还没有好好睁开过,怎么就能分辨出从这个怀里到另一个怀里的差别呢?

看来,一条脐带所传递的内容真是神秘得难以解开,或许只能归为“心有灵犀”。难道没有其他什么原因吗?

我想到了气味。脐带剪断之后,婴儿最初与人类互通的渠道就是鼻子,最早进入婴儿呼吸道的气味当然是父母亲的体味,恬淡的、浓郁的,或香或酸。若有若无的气味吸入后,必定在瞬间就被渗透到稚嫩肉体的每一个细胞,先入为主地在婴儿的感官世界设置了精密分辨的识别系统,尤其是零距离濡染着的母亲身上的气味,帮助气味系统在婴儿的意识领域建立最早的亲情雷达。不用几天,雷达建成,对陌生气味的接近发出警惕的拒绝:哭闹。

婴儿对母亲的依赖专注而唯一,不像成人那样能够多方驾驭,多重吸收外来的信息。因为专注和唯一,所以单纯,婴儿与母亲就心有灵犀。但是,脐带一经剪断,靠鼻子建立的识别系统是那样的脆弱,外来世界纷繁复杂的气味不断扑来,一年或者两年后就彻底扰乱了孩子最初的亲情雷达,再有大人朋友争抱孩子,孩子不哭也不闹了,也不再借童子尿撒野了。随着孩子的哺乳期结束,成长期到来,每一个孩子感知世界的雷达都在不停地更新建设中。

由此可见,与生俱来的那点“灵犀”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场所的推移而转移对象。比如说,到了青春期,心潮澎湃的男女,每个人都渴望心仪的对象能与自己保持心有灵犀,他所想的亦即她所需,她所虑的亦即他所忧,同声共气,天地无间。灵犀一点,喜悦共同分享,一份喜悦变成两份;灵犀相通,苦难两人分担,千斤重担也会减轻一半。“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成为许多年轻人理想餐桌上若幻若真的心灵咖啡。

通讯网络的兴起和强大,给人类情感交流互通带来了方便,但是,网络的便捷诱发了潜伏在人们心底的懒惰,心勤身懒,惜步如金,“心动不如行动”于是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唤。在通讯网络普及并且不断更新换代的今天,人与人的沟通交流频繁借助网络,信息量太多而变成芜杂,根本来不及在大脑里筛选、甄别、吸纳,以至于一些沟通变成伪沟通,交流变成真欺骗。手机或者电脑屏幕的文字毕竟不能等同于眼前面容的真实和耳边小语的呢喃。对于注重人体生理感应互动的灵犀而言,无从产生——这仅是过于依赖网络滋生的负面效应之一。心有灵犀,也因此而愈发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