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196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八月十五夜

    作者:◎杨平端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7-10-16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读白居易的《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心中总是感慨万端。

    我尤其喜爱八月十五的夜。小时候,每个八月十五的夜晚都过得快乐无比。盼望着,盼望着,八月十五终于姗姗来了,一整个白天心都如小鹿在蹦蹦跳,夜尚未来临,就急急地催妈妈给月饼钻个小洞穿条红绳,以备晚上挂在脖子上边跑边“逗月亮”。逗月亮的饼是最简单的饼,用发酵的面团烙制而成,上面星星点点地撒几个小芝麻,再用可以食用的水红写上“花”“好”“月”“圆”,每个饼写一个字。很简单的书写却意味无穷,这些字给了我们无穷的乐趣和遐想。夜来了,圆圆的明月仿佛知道小朋友急切的心情,一刹那间就从山头蹦出来了,那么亮,那么圆,带着几许俏皮,带着几分笑意,皎洁的月光所到之处,山柔了,水柔了,心也柔了。大人在家门口摆出供品,焚香拜月,小朋友按照“花好月圆”的顺序,高举着月饼,对天空的明月喊着:“月亮婆婆尝一口,月亮婆婆尝一口!”月亮依然含着笑,在云朵里穿行,越升越高,大家在月光之下做游戏,讲故事,闹得多晚大人都不会指责的,因为这是一个美好的夜,不一般的夜,所有的节日都隐含着大人超越常规的宽容,或许这也是节日除了丰盛的食品和新衣服之外给我们莫大的诱惑。

    转眼间岁月流逝,我再也扯不回童年那段“逗月亮”的美好时光,但是,长大的我,对八月十五的夜晚依然有美好的情绪。八月十五,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所以许许多多天各一方的亲人都不畏路途遥远,纷纷从远方赶回家团聚。欢聚一堂,其乐融融,晚饭之后,在露台上摆上月饼水果,赏月谈心,暖暖的亲情和着月光在心中流淌。偶尔,在明月之下,天边会飘来一两个红晃晃的孔明灯,我的目光常痴痴地随着灯不断前移,直到灯渐行渐远,不见踪迹。听说,那是有些人在对没回家的亲人寄托思念。“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王建《十五夜望月》也许正是这种情形的最好写照。盼不到亲人回家的十五夜,心中该是多么落寞啊!

    当然,不是每个八月十五的夜晚,都有机会回家团聚的。去年,强台风“凡亚比”在中秋前两天正面袭击漳州,最大风力达到12级,受“凡亚比”影响,漳州市普降暴雨,其中山梅线所在的南坑、船场、书洋镇过程雨量达300毫米。在狂风暴雨的肆虐摧残下,山梅线出现大面积溜方,其中,井仔湖地段尤其严重,路面上的黄土有一人多高,山上的松木、竹丛被横扫在地,横七竖八地躺在路中央,南靖山梅线是通往世界文化遗产——田螺坑土楼群的必经之道,许许多多游客被阻塞在路的另一端,为了尽快抢通道路,作为公路志愿者,我参与了山梅线抢险。那天,正是中秋节。夜到了,淡淡的月光照在工地上,挖塌方,填缺口,工地上一片忙碌,没有谁提起今天是中秋节,在这个时候,抢通道路比过节来得重要。夜渐渐深了,没有人关注这个中秋的夜晚是否有月光,我们关注的只是抢修的进度,看来,能够与月亮争辉的,不仅仅是太阳,责任的光芒有时候更耀眼。那个夜,是我目前唯一没有回家的中秋夜,也是让我难忘的中秋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从小就诵读的诗句,时常耳边回响,在中秋来临之前,这样的诗句就有了别样的意韵,这是家的味道,这是亲人的呼唤,但是,有些东西注定有距离,有些东西注定回不去,比如童年,还有乡村的那轮明月,或许,这就是中秋让国人欲罢不能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