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192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当漂泊成为一种习惯

    作者:◎黄荣才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7-09-11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想想林语堂,除了闲适、幽默、平和、快乐之外,就其人生履痕而言,还要加上一个词,那就是漂泊。

    林语堂出生在平和,并在平和接受启蒙教育,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从10岁开始,林语堂就开始了他的漂泊生活。10岁,1905年,林语堂离开平和坂仔,先坐小船到县城,然后坐五篷船到漳州,做蒸汽小轮船到厦门鼓浪屿。从小学到中学,每年回平和一次。尽管林语堂对这顺水两天两夜、逆水三天三夜的航程没有感觉到苦闷和孤寂,而是视之为毕生难忘的美景,但这样的来来去去,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不可能没有艰辛的地方。否则,林语堂也不必在每年假期的时候,不等船驶到坂仔家门口的码头,而是在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就下船飞奔,一路喊着“阿母,阿母”,扑进母亲的怀抱。

    1912年,林语堂离开厦门,到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离家乡更远了,每年的假期,回到平和的林语堂不可能像小时候那样边跑边喊,但思乡之情自是难免。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林语堂到北京任教。三年后,出国留学,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国巴黎、德国莱比锡之间行走,这自然是一种漂泊。

    1923年,林语堂获得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博士学位,回国在北大任教。北京的生活也没有多久,因为支持进步学生的运动,抨击时政,林语堂被当年的北洋军政府列入通缉的黑名单,他回到家乡的厦门大学任教。在厦大不到一年,林语堂又不得不再次踏上漂泊的行程。先是武汉,然后是上海。从1927年到1936年,这应该算是林语堂相对稳定的时间,但期间的1931年,他到瑞士出席国际联盟文化合作委员会年会。本来这不用太长的时间,可是他顺便到英国与工程师研究制造打字机的模型,在那里住了几个月,这样他离开的时间就将近一年。因为日军轰炸上海,廖翠凤带着三个女儿回到厦门娘家,体会到大家庭的复杂,也让林太乙初次尝到生命的悲伤和不公平。

    1936年8月,林语堂举家离开中国,到美国写作。这一去,就是三十年,直到1966年定居台湾。在这三十年里,林语堂在美国数次换地方、租房子,还到法国等地游历,两次回到中国,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任职,到新加坡南洋大学任校长等等。这三十年,对于林语堂来说,更是个漂泊的行程。他宁愿租房子,也不买房子,也不加入美国籍,林语堂的心在中国,他以这种的方式,提醒自己也告诉别人,自己是个中国人,无论在美国呆多久,他只是把这当成一种旅行,一种暂时停歇自己漂泊脚步的方式而已。有一天,他终将回去。

    1966年,林语堂想终结自己的漂泊行程了。他把脚步定格在和老家漳州具有同样闽南文化背景的台湾。他在阳明山,修建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按照自己的设计理念。这似乎可以理解为林语堂前面的生活一直在以逗号、顿号、分号等等形式进行,阳明山的林语堂的家,才是以句号的方式出现。不过,林语堂在有了自己家的时候,还是在港台之间来来去去,至于到韩国等地参加会议,到其他地方旅行那只是小小的插曲而已。

    1976年3月26日,林语堂在香港病逝。但林语堂再次出发,只是这出发是被出发,是他没有决定权的出发,或者说是他事先策划决定的出发。他移灵台湾,下葬在台北林语堂故居。这时候,林语堂漂泊的脚步真正停止了,他把最后的步伐定格在阳明山,定格在仰德大道142号,定格在那个和童年老家平和后花园同样名字的土地上。

    回看林语堂一路走来,印象是风尘仆仆,是漂泊。他唯一最为稳定的生活,是他生命中最早的十年,这十年,他就是行走在平和的土地上,这块土地给了他营养,让他感觉“为学养性全在兹”,他写过一万八千字的《林语堂自传》,写过约六千字的《八十自叙》,包括他写过的约六十本书,上千篇的文章,除了常提到他快乐的童年之外,很少写到他的私人生活。

    平和,除了是林语堂漂泊的起点,是他的根所在,其实也是林语堂最后的落脚点。生命中的最后十年,林语堂的脚步在台湾,在香港,但是他的视线,他生命的意识却依然在平和,离开了平和,林语堂就一直在路上。如果说,林语堂是一棵树,那他的树根和树干都是在平和,他的行走,他的漂泊的履痕是向不同方向伸张的枝条、树叶。无论怎样摇曳,他牢牢地立足平和。

    想到林语堂的漂泊,脑海中就出现一幅在哪个影视作品里看到的画面。画面上,都是行走的脚,前前后后交替行进,踢起的尘土飞扬,经过一片湿地,留下的脚印深深浅浅。正因为漂泊,让林语堂类如爬山,所见者越来越远。那么,林语堂已经是一种高度了,是 “当今代表中国走出去的文化高度”,就让林语堂歇歇吧,在亲切的“后花园”,在让他心笙摇动的闽南话中,在唯一一处他自己设计的家中,停止他漂泊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