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189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追寻叶肇基

    作者:◎叶庚成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7-08-21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寻找艺术家的故事也许是在寻找历史文化遗产,寻找一处精神家园。寻找中,可感受到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艺术内涵和生动的历史痕迹。特别是在社会动荡和苦难黑暗期,更能体会艺术家顽强不息、坚韧不拔、忍辱负重的生命延续力和民族不屈精神。或许厚重的历史让我们无法一一去翻阅、道来,但我们可以窥见一斑。

    《漳州翰墨遗珎》、《平和县志》等资料显示:叶肇基(1856-1926),字开第,号敏斋,僻谷山人,乳名初度,芦溪蕉路人。清末民国初,他的国画和书法在福建颇为出众,国画以画白菜和螃蟹为人称道。然而,这位与齐白石同一年代的书画家的艺术生活和故事却被湮没在历史风尘中。

    平和县芦溪镇是两省三县交界的边陲小镇,古时山高林密,芦溪溪穿中而过。600多年前,叶氏先人从同安迁到这里开基创业,过着耕读的生活。激励着叶氏族人勤劳、勇敢、奋进的三颗几百年的榕树依然苍翠、茂盛。叶肇基的故居就在这榕树下有一名叫石碧角的地方,这里风光旖旎、田园风情。在当地村民叶达生的带领下,我走进这美丽的乡村,开始回望叶肇基远逝的生活时光。

    行走在这充满文化气息的乡村里,让人庆幸的是一座清朝道光年间修建的圆形土楼——植璧楼,和私塾——修文堂基本保存完好。叶肇基的老宅还在,在岁月风尘的洗礼之下,老宅依然保持了一份亘古的宁静和庄重,就像它当年的主人,淡薄、沉稳却又气节铮铮。今年70岁的叶肇基侄孙叶南陆打开话闸介绍先辈的艺术生活故事。

    植璧楼和修文堂以及大门两边的对联:“植桂培兰发越时异香满路,璧圆珠润交辉处瑞色盈门。”均由叶肇基题名、做联并亲自题写的。其书风从“二王”, 文字意态丰腴,结体稳密,遒劲有力,深厚沉雄又充分流露瀟洒奔逸豪迈的气概。

    叶肇基天资聪颖,在芦溪芦山书院学习期间,诗文和书画就开始崭露头角,颇得先生的赏识,19岁那一年便进学为生员(秀才)。之后更加发愤苦读,立志高远,屡次县考和府考,都名列前茅,29岁府试考取一等补廪,在县里是享受公费膳食读书和资深的秀才。

    之后的时光里,叶肇基在琯溪社学、芦溪社学等学校教书授业,挥洒翰墨,经常帮助群众写诉状、打官司。40岁那年,他的儿子叶朗其出生,这给他增添几多欣慰,但拮据的经济又让他一愁莫展。为维持家庭生活,他还做了一件让他后悔的违心事,替一位乡绅到漳州府考取秀才,果不其然,还考取了第一名,后来被检举,事情败露。为示惩罚,官府让叶肇基带上纸枷锁在漳州城内游行一圈。

    光绪甲辰年,也就是公历1904年。清王朝在风雨摇曳中渡过了268个年头,已是垂垂老矣,病入膏肓,而在这一年又发生了几件事,更使清帝国祸不单行,雪上加霜。史称的“中国日俄战争”爆发,中国的东北战场如火如荼,西北边境也蠢蠢欲动,英国开始入侵西藏——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时,孙中山加入致公堂,蔡元培等在上海成立光复会——一股股唤醒中国觉醒的新生力量开始崛起。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那年秋闱,一批福建生员怀着庄重而激动的心情奔赴福州贡院参加乡试,饱读书卷、怀着满腔壮志的叶肇基就是其中的一位。那时,从平和山区出发直至省城,需要走好多天的山路和水路,叶肇基有时在这迢迢水路上,凭着船栏,回望几眼离开的家乡,又眺望几眼目的地的方向,心里的滋味是多么的复杂。弯弯曲曲的山路承载了他们悠悠的乡愁、炽烈的报国之心和对即将到来的那场关系一生命运的考试的期盼、不安和紧张,多少金榜题名、一飞冲天的梦想在涌动和翻腾。

    榕城的街道好宽阔,人流如梭,繁华热闹。叶肇基站在考生们中间,随着人群向前走,心里是茫然的。年逾四十七,早已不是很好的应试年龄,如果失败,再次远道赶来赴试的可能性小之又小。成败仅此一瞬,此次乡试必须全力以赴。回想自己几十载的“寒窗苦读”,回想家人们的殷切期许,叶肇基的心又一次坚定起来,暗自下定决心,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以前秀才来福州“入秋闱”,都要到台江苍霞一条小巷法师巷一次。小巷得名于巷内的一座法师亭,亭里面供奉着陈法师,据说是五代时闽王的国师。按理说,掌管文运的神仙是文昌帝君,可不知道从何时起,外地来福州的秀才为求高中,都要给陈法师烧一炷香。如果中了举人,第二年途经福州进京赶考,还要到法师亭前还愿,并在法师亭旁边剃头,意为“出人头地”。

    烧香期间就有“好心人”告诉叶肇基说,想考上举人没有银两奉送给考官很难如意。怀才自负的叶肇基不信这一套,相信自己能考上。三年一次的乡试如期进行,叶肇基也如“好心人”意料的那样落榜,庆幸的是最终还是得了个举人副榜——贡生的头衔。

    1905年,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破灭了旧文人仕进的希望。不少文士纷纷寻求新的出路,或出洋,或经商,或从事教育,或扛起革命旗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四十七岁的叶肇基远离城市,回到平和这块属于自己的田园,专注于教学和书画创作。

    家乡最为熟悉的一草一木自然成为创作对象,他最钟爱的白菜和螃蟹创作却是最为出彩。在叶肇基的曾外孙叶庆万的家里,我们见到部分原作,这些画作均以薄如蝉翼宣纸创作,以纵横奔放的水墨写意将蟹画得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蟹是我国诸多美食佳馔中的珍品。古往今来,不少画家啖蟹、品蟹、画蟹,绘之以画,倾之以情,留下了许多轶闻趣事,为人们品味蟹馔平添几分韵味。叶肇基所画螃蟹突出春、夏、秋、冬各种不同神韵,栩栩如生,求画者众多,难题也不少。一次,永定的一位员外以高价向他订购一副百蟹图,这可为难啦,随便画不是自己的风格,要画好,一百只形态各异的螃蟹,谈何容易。连续画了几天都觉得雷同太多,不是好作品。于是,他又来到大榕树下的河流旁边寻找螃蟹,试图能悟出什么方法。此时,河边跑来一群嬉戏的小孩,他们边啃甘蔗边用甘蔗渣砸人。突然间叶肇基看到从小孩子身上掉下来的甘蔗渣在石头上印下的图案,这才恍然大悟:用甘蔗渣捏成螃蟹的形状,然后蘸墨砸在宣纸再加上神态和墨韵,这样的作品更具特色。买来甘蔗后,叶肇基边啃边创作,三天后,一副浓墨、淡墨、焦墨俱全的“百蟹图”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活脱脱勾画出一百只清水螃蟹横行于水草之间的情景,将螃蟹狰狞而又可爱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别有一番意境。永定员外看后十分满意,高价买下。

    我们知道,螃蟹一生要脱十来次壳,才能由一只幼蟹长成成年蟹,因为它的外壳不能随着身体而生长。对于螃蟹,正是突破改变才能获得新生,所以螃蟹精神是勇敢的精神,就像我们一直相传的天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样。其实,人也一样,不突破,就没有另一番天地,就没有新的风景。我想这也许就是叶肇基喜画螃蟹的缘故吧。

    叶肇基所画白菜善于画就风、晴、雨、露四种不同形态,惟妙惟肖;白菜图以散叶型为主,茎干丰硕,叶片肥厚,没有色彩背景,只有简单的篱笆或小草做衬托,恰似充实无虞的朴素生活。这些白菜有茁壮挺拔,充满高昂的情调的,也有东倒西歪、叶子蔫得耐人寻味的。作品清新脱俗,行如流水,意深境远。大白菜的精神表现在平凡、朴素、寡欲,它的精神还表现在自由与自律,拥有一种开放的心怀,把天光地气拥入胸怀,不浪费,不过多地消耗,不挤别人的位置,不占别人的营养。把空间让出来,表面上看自己吃亏了,拥挤了,难受了,但实际上是共存共荣。叶肇基以白菜自勉,与民同苦共乐。

    晚年的叶肇基更是把时间和精力奉献給教育,广收门徒,教书育人,兴办学堂。植璧楼旁边的修文堂就是他组织筹办的私塾,这是目前漳州保存较为完好的书塾之一。有句话叫“偃武修文”,意思是“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就是要寄希望于能振兴当地的文教事业。叶肇基以“上报国恩,下立人品”为宗旨教育学生,当时学生很多,在学堂里学到了“四书五经”、“三字经”、千字文”等,并可以在这里练习写毛笔字、画画。叶肇基的儿子叶朗其便是其中的一位较为出色的学生,他的作品在《漳州翰墨遗珎》也有收录。

    继续在叶肇基老宅的旁边转悠,试图寻找更多的故事,不知不觉已是傍晚时分。夏天的傍晚,是最惬意的时光,温柔的凉风则偷偷地溜进了乡村的每个角落。路上的行人逐渐多了起来,或漫步,或急驰,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傍晚的夕阳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像人们的心情一样,在忍受了一天的酷热之后,尽情享受着傍晚的温情,他们没有功名,没有世俗,心灵原始般的纯净,纤尘不染。此时,我再次回望村庄,仿佛看到叶肇基凝重的背影,感慨万千。不过,村旁书画培训室里孩子们笔的舞动和欢乐的笑声又让人惬意些。

    在乡村里追寻,静享夏日黄昏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