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183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王阳明:在心学与书法之间自由徜徉(一)

    作者:◎叶庚成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7-07-10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读阳明心学,品阳明书法。是一种适意,一种生活态度。

    懂得王阳明心学的人多,知道王阳明书法的人少。

    我既喜欢他深奥的心学,更钟爱他自由挥洒的书法。阳明先生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更是一位影响中国书风的书法家。他改写了一个时代,影响了世界多个国家。

    五百年前,平地一声响雷,王阳明以恢宏无比的气概,打破了明朝媚俗、沉闷的世风,建立起独树一帜的思想体系,王阳明“心学”一出,学子蚁聚,风气大开,迅速成为当时明朝的一种主流哲学思想,引爆了明朝后期思想解放的大潮流。它为世人的安生立命找到了精神归宿,那是一种脱胎换骨、由内而外的洗礼。他心学体系成为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封建社会后期异端思想的产生、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阳明先生从此成为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朱熹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创始人。墙内开花墙外香,心学不但在中国发扬光大,还飘洋过海到了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特别对日本学术界以很大的影响,日本一位八十三岁的高僧拄着拐杖颤悠悠地把阳明学说带回日本,没想到竟风靡一时,学者云集,还分成了不同的学派,阳明学说更是间接地为日本明治维新起了思想上的铺垫作用。

    一个时代的文化艺术,便是那一时代的人在那一社会环境中,对社会、人生、思想的一种倾诉。作为书法艺术亦然。王阳明的心学对明末清初的中国书法艺术也产生积极影响,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个性鲜明、笔墨奇异的书法家:徐渭的大意狂写,张瑞图的诡谲奇异,黄道周的离奇超妙,倪元璐的神妙超逸,陈洪绶的率真恣肆,王铎的神功超群,傅山的以丑为美,笪重光的豪迈雄健,宋曹的雄奇宕逸,朱耷的空灵冷峻,许友的激荡涌流,高凤翰的异趣飞动等等。这些书法家完全在自我的主宰下纵横捭阖、畅抒情怀。鲜明的个性和奇趣的情怀铸成了明末清初的一道风景线。

    王阳明的心学在人们心境走入迷茫、无所适从的时候,它是一盏指路的明灯。王阳明的书法像一朵莲花,使人们的生活更具禅意,只要你心里没有罪恶,没有污秽的东西,你的人生就会快乐,同时你自己也会像莲花一样,带给其他人芬芳快乐。

    书法自古为文人士大夫之精神体现,集中而抽象地展心达意。汉代杨雄早就提出了“言为心声、书为心画”的“心性论”。东汉赵壹《非草书》说“书之好丑,在心与手,可强为哉?”,认为书法出乎人的秉性。蔡邕也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王羲之书论也有重视“心、意”之倾向,“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宋“尚意书风”倡导者苏黄也有众多论述。王阳明曾有诗曰:“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书法亦在心,书写必然 “以心御笔”,这可看作是他的心学思想在书学观上的必然反映。因此王阳明把心学引入其书学观,大大丰富了中国书法理论。“吾始学书,临摹古帖,得其形似而已。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久之始通其法明道。”这与“尚意”之黄山谷 “学书时时临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学书即成,且氧于心中无俗气,然后可以作,示人为揩式”何其相似。

    书法学习有崇仰古风、追寻古风的规矩,每个人的审美走向大同小异或大异小同,但都是从追随前人开始。就如一个人登上高处,他就可以望远;一个人登高而呼,他的声响就会进入更为广大的空间。王阳明学书亦然,他的书法师承“二王”又融合了李北海、黄庭坚和文徵明等人的书风,却又更加自由挥洒。书风雄健奔放,流丽清奇, 表现出一代大家的风范。既师承古人,又妙悟自得,开明代中后期浪漫主义书风之先河。王阳明的楷书沉着刚劲,端庄高雅,《时雨堂记》、《纪功碑》等风骨峻迈,蔚然庄严;行书《矫亭说》、《四箴卷》、《纪梦诗题壁》等神采苍秀,笔势纵逸,蕴藉而隽逸,豪放而舒展;草书笔意清新,瘦劲坚挺,随意为之而无飘浮之嫌。特别在龙场贬谪期间所书《何陋轩记》、《象祠记》行笔疾如风雨,矫若龙蛇,纵横跌宕,变化万端,是神韵超逸、气势豪迈的佳作。

    明中后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徐渭称赞王阳明书法说:“古人论右军(王羲之)以书掩其人,新建先生(王阳明)乃不然,以人掩其书。观其墨迹,非不翩翩然凤翥而龙蟠也,使其人少亚于书,则书已传矣。”书法家朱长春评价其书艺时说:“公书法度,不尽师古,而遒迈冲逸,韵气超然重表,如宿世仙人生具灵气,故其韵高冥合,非假学也”。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归庄赞誉说:“阳明先生一代儒宗,而亦工于书法如此,岂非艺即道耶?余学道不成而谬以能书名,既耻为一艺之士,其敢不勉。”在《中国书法史论》中,陈云君评价说:“他书法学晋人,守古法中风韵悠长,儒人重书古使之然也,阳明力行。他初学《圣教序》,甚得右军之法,偶参时人笔意。因为本人为政府中官吏,所以习气难免,幸知时弊,其书重雅而摒俗”。国际阳明学研究大师、日本九洲大学名誉教授冈田武彦称其书法“骨挺神骏,笔势飘逸,流畅清丽,有弘毅骏拔飘逸之气象”。

    人们在赞美一个人的人品高时,也自然推崇他的作品;而指责一个人的人品,其作品也受到牵连。王阳明无意于书,却矫矫不群,这是以他的道德学问、为人之道渗透于书法之故。他曾说过:“专于弈而不专于道,其专溺也;精于文词而不精于道,其精僻也。夫道广矣大矣。文词技能于是乎出。而以文词技能为者,去道远矣。”充分地表达了道与技的关系:以道立于心中,技也自然高妙,反之,则道不专技也平常。

    王阳明是痴迷书法艺术的,闲时铁画银钩苦苦练习,但他也把学字当做一种遣怀的本领,并使过程成为一个轻松的艺术之旅,以书写为乐。他在江西时,住在外舅诸养的官署练书法。“官署中蓄纸数箧,先生日取学书,比归,数箧皆空,书法大进。” 根据《阳明先生年谱》的记载:“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王阳明练字,并不是简单描摹字形,而是要掌握写出这一字形的方法,所以必须拟形于心,凝思静虑。

    王阳明留下的书法作品多以行草为主,其书法艺术特点清秀俊逸,规矩古法而又出新意。他的书法风格与他的哲学思想是相应证的,凸显了主体意识的能动性。在王阳明的书法创作中,他把书法当作一种具有感性自由的生命情感活动,把自己的情感、想象、直觉、欢乐、痛苦、成功与失败都融于瞬间的挥洒中。因此,他的书作在不同的环境与心境中,选用的书体与表现的风格也不尽相同。王阳明书迹刻于石碑牌匾的书体以行书为多,正书次之。

    一个智者总是善于把他的思想通过某种平台传导给他人。王阳明除开办书院讲学外,还通过自己的书法来表现自己的思想追求,同时还通过书法实践弘扬心学精神。他将心学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大命题与书法相融,使其书法不再拘泥于法度的惟妙惟肖,而是追求灵性自然的书风格变得自由豪迈,为教化当地民众,他提笔写下的《象祠记》行笔疾如风雨,矫若龙蛇,变化万端,是传世草书的精品。之后的书法《何陋轩记》、《矫亭说》、《回军上杭诗》、《七律寿诗》、《寓赣州上海日翁手札》……无一不挥洒自如,豪放舒展。

    欣赏、临摹王阳明的书法,可以感受到艺术的无穷魅力,同时也触摸了这位圣人的人生轨迹以及明朝中期的历史脉搏,更重要的是会感受到一种精神的高度、做人的厚度和堪比天地的那种博大的气度。

    《何陋轩记》作于正德三年(1508),时年三十六岁,时王阳明被谪贵州龙场驿,结庐而居,颜其居为"何陋轩",此文即为记. 整卷书法行文跌宕,错落有序,笔力劲健,自然连贯,挥洒自如,气势豪雅。这幅王阳明书法作品的字体有黄庭坚之风、文徵明之韵,气势磅礴,充满霸气,笔锋自然,毫无滞拙之态,章法也很有特色,间隔长短,似乎随意而作,却处处见其匠心.当时王阳明身处困境,但依然有如此开阔的胸襟和乐观的态度,加之无拘无束的艺术想象力,方能写出如此生动飞逸的佳作. 在一个几乎蛮荒的边远之地,一个文弱书生竟然靠着自己的心力和行动,让文明的火种徐徐燃烧起来。你可以想象一下,在荒郊野外,一个蛮荒之地里突然有一个屋子,里面居然传来人们吟诵诗词、切磋学问的声音以及潇洒挥毫景象,那场面一定相当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