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174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林语堂与虎渡桥

    作者:◎黄荣才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7-05-08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林语堂76岁高龄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我的家乡》。那是1971年,这篇文章发表在当年的《福建月刊》。这篇文章不长,只有900字,但饱含对家乡的深情,那份情浓得化不开。在这篇文章里,林语堂写到“我是漳州府平和县人,是个十足的乡下人”,写到“一个人在儿童时代的环境和思想,和他的一生有很大的关系。我对于家乡的环境所赋予我的一切,我都感到很满意。”,他还提到家乡的院子旁种着龙眼树、荔枝树、柿子树,提到家乡的兰花、夜百合、含笑以及家乡的朱砂印泥、金箔等等。在这篇文章里,林语堂还写到虎渡桥。“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漳州的‘虎渡桥’,青石砌成的大桥墩子上,架着整块的三尺见方两丈多长的大石梁,一根根并排,一组组衔接着,连接着几十丈宽的江岸。这么厚重的石头,当初是如何安放上桥墩去的,我至今仍然不解。”

    是怎样的一座桥,让林语堂到了76岁的时候,还“我至今仍然不解”?从各种资料里,可以知道,虎渡桥如今叫江东桥,曾经还有个名字是通济桥。虎渡桥横跨于九龙江的北溪与西溪交汇入海处。这里两岸峻岭夹峙,江宽流急,地势十分险要,古称“三省通衢”。虎渡桥是我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它与泉州的洛阳桥、晋江的安平桥、福清的龙江桥合称为古代“福建四大石桥”,近年又被《世界之最》书籍列为世界最大的石梁桥。据《读史方舆纪要》称:“江南石桥,虎渡第一”。虎渡桥这段溪流,古称柳营江,原是通津渡口。这里两岸峻岭对峙,万壑并趋,江宽流急,波涛汹涌,驾舟渡江,进寸退尺,令人触目惊心。特别是“渡当溪海之交,飘风时至,篙师难之”(引自宋代黄朴《虎渡桥记》)。

    虎渡桥的名称由来,有多种版本,有的说因为渡口“在郡之寅方”,寅属虎,故称虎渡。还有个传说,据明代陈让《重修虎渡桥记》载,修桥时,因水深流急,如脱缰野马,抛石都被冲散,迟迟未能奏效。一时间,工匠们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一天傍晚,有位工匠忽然发现有一只老虎背负小虎泅水而过,泅过一段激流,就停下歇息,再泅再歇,终于将虎子驮过了江。这位工匠猛然醒悟,虎歇处,江底可能有石阜,一勘探,果然如此。于是众工匠便沿着虎泅一线选址造墩,在虎歇处投巨石垒筑桥墩,果然一举成功,因而便命名此桥为虎渡桥。“神虎负子渡江”助造桥故事由此而来。另外版本的传说则是南宋年间,因南北战争,兵荒马乱,一妇带婴儿逃生,怕婴儿啼哭,引起官兵追杀,便将婴儿藏在江边刺竹丛里,后官兵走了,妇女回来找婴儿,却发现一母虎正给婴儿喂乳。她还看到母虎随后下江,一步步半游半跳到了对岸。此后,从这母虎过江水路筑的桥,就称“虎渡桥”。无论是何种传说,虎渡桥跟虎有关,好像就是绕不过去了。

    虎渡桥并不是开始就是石桥。宋绍熙元年(1190年),这里曾架过浮桥,开此处造桥历史的先声。嘉定七年(1214年)郡侯宗正少卿庄夏始建石墩木桥,嘉熙元年(1237年)木桥毁于火,于是在漳州郡守李韶倡议下,改铺石板为桥面,建成梁式石桥,并捐私钱50万。里人吏部尚书颜颐仲及故守庄夏之子梦说衮成之,现拨库银万缗,又发动廷睿和尚师徒四处募化以济之,历时三年又一个月,造成石桥,“其长三千尺,址高百尺,酾水(桥孔)一十五道,梁跨于址者五十有八,长八十尺,广博皆六尺有奇。东西结亭以憩往来者。”后经元、明、清历代屡次修复。

    虎渡桥最为让人称奇的,就是那些石梁。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称:“江南石桥,虎渡第一。”著名桥梁专家罗英先生在其巨著《中国石桥》中说:“我国简支石桥,根据古籍文献之记载和实际调查所得资料,其构造雄伟,石梁庞大沉重者,当以福建漳州虎渡桥为第一,其每根石梁的重量约为100—200吨。”虎渡桥总长约335米,某些石梁长达23.7米,沿宽度用三根石梁组成,每根宽1.7米,高1.9米,重达200多吨。在古代要开采如此巨大石梁,其难度是难以想象的。且用什么办法、什么工具将如此石梁运至江边,架上桥墩,至今还是一个谜。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62年4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国石拱桥》一文中说:“我国劳动人民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也说:“江东桥是一个有趣的历史性问题。”国家文物局编辑的文物教材之一、罗哲文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书中,第一章就提到:“虎渡桥重达二百吨的石梁,工匠们如何把它们架上波涛汹涌的急流之上,至今仍然令人为之惊叹。”

    虎渡桥“上重下坚,相安以固。涨不能没,湍不能怒,火不能热,飓不能倾”,是中外建桥史上的奇迹。对于石材的选取,还有运输和安装,也有人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虎渡桥附近多石材,就地“破石”取材,利用圆木滚动运输,虎渡桥的建设者生活在海边,熟悉潮汐规律,利用涨潮的机会把巨大的石梁安放上去。不过,这仅仅是后人的分析,真实情况如何,恐怕只有历史知道,而历史,有时候会说话,有时候却是静默无言。

    林语堂当年坐船,从虎渡桥下经过,那巨大的石梁,肯定给了他极大的震撼,以致这印象一直环绕,在他年老的时候,还时刻回旋,在900字的篇幅中,居然用了101字的篇幅写了这座桥,独占一段,写了他的不解。

    其实,在林语堂写这座桥前一年,虎渡桥的命运已经发生了变化。抗战中,为阻止日军进犯漳州,当局于厦门沦陷后炸毁该桥。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拨款修复。1970年于古桥上加高架设钢筋混泥土公路桥。如今在靠西岸公路桥下,尚存古桥的五座完整桥墩、两跨桥面及残墩基9座和东西金刚墙,残长100.35米。桥墩以条石交错叠砌,呈舰首形。墩间每跨以3-5条石梁铺成桥面。

    抚摸虎渡桥的石梁,有种冰凉的感觉。还有上面的那些尘土。站在桥下仰望,想象当年林语堂的航程,还有他那一声“我至今仍然不解”的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