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172期>第4版
    第4版 :文化旅游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林语堂失败的“当官”经历

    作者:◎黄荣才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17-04-24
    编辑:周艺桂 点击数: 字号:

    文化大师林语堂一生之中,以著述为主,学术成就斐然,声名远扬。不过,在他仅有的几次“当官”经历之中,不仅仅是谈不上成功,而是失败,给他亮丽的人生色彩中留下几缕暗淡的色彩。

    1926年,林语堂因为支持学生运动,被当时的政府列入通缉的黑名单,于1926年5月下旬从北京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林语堂当时任文科主任,,后来又任1926年10月10日成立的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总秘。当时林语堂聘请鲁迅、顾颉刚、沈兼士、孙伏园等一批北大的知名人士到厦门大学任教,以致有了把半个北大搬到厦大的说法。林语堂当时列了许多计划,大有大干一场的架势,不过这只是美好的想法。后来,林语堂因为受到理科主任刘树杞等人的排挤,因为学术经费产生矛盾,进而和厦大校长林文庆也有了不一致的地方。鲁迅在1927年1月16日离开厦门大学,前往广州,林语堂也于3月份离开厦门大学,前往武汉。林语堂当时来到厦门,尽管起因是在北京遭遇“黑名单”,但来到厦门大学之后,是很有一番雄心壮志的。不过,套用一句如今的流行语“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林语堂离开厦门大学的时候,心里肯定是黯然无语的。

    离开厦门大学,林语堂应当时的外交部长陈友仁之邀,到当时的国民政府外交部,任外交部秘书。林语堂对陈友仁很是崇敬,也才有了应邀到任。不过对于林语堂当时的情形,林语堂并没有太多记叙。在《林语堂自传》里,林语堂写到“我不能不把这一章纪事删去,只能说我那时身任外交部秘书,住在鲍罗廷的对门,不过我还没有见过鲍罗廷或者汪精卫一次。”期间有哪些事情,目前我还没有找到太多的记录,身为当事者的林语堂含糊其辞,语焉不详,或许有不足与外人道的想法,其他人士也就没有更多的记忆。不过可以推断,林语堂这秘书也当得不怎样,才会在半年后离职,而且把这段经历视为自己唯一的一次“从政”的经历。

    林语堂还有“当官”的经历,那就是出任南洋大学校长。这段经历也给林语堂留下了不少非议。林语堂1954年10月接任南洋大学校长,1955年4月离开,在新加坡的时间也刚好是半年。对于林语堂和南洋大学的恩怨,各界人士说法各异,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或者说,这是个永远说不清楚的话题。既然说不清楚,那就另外再说,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林语堂上任南洋大学的时候,他肯定也是想干一番事情,否则他就没有必要从美国到新加坡,结果是他这个校长当得失败,最后只有在半年之后就离开了。

    林语堂还当过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美术与文学组主任。林语堂出任这一职务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代表陈源的提名,当时林语堂因为发明中文打字机,花光了12万美元的积蓄,落到了倾家荡产的地步,以致“我穷到分文不名,我必须要借钱度日”。可以说,当时林语堂答应出任该职务,是为生活所迫。在林语堂的女儿林太乙所写的《林语堂传》里,林太乙也写到“父亲为了那份薪水,答应了。”林语堂临上任的前两天,还收到美国税务局的信,通知林语堂要缴纳积欠的所得税三万多美元才能离开美国。林语堂看了信,拍着额头大声叫到“我的天呀!”,流露出万分焦虑的申请。后来林语堂再度向卢芹斋借钱,并领了《苏东坡传》的部分版税,才得以启程前往巴黎就任。

    林语堂就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和文学组主任之后,成为“行动人”:“开会讨论问题,通过议案、写备忘录、应付人事问题,准时上下班。”这样的工作让林语堂感觉到疲劳不堪,以致林语堂回到家躺在沙发椅上,动也不能动。于是林语堂提出辞职,在法国坎城卢芹斋的“养心阁”暂住,恢复写作生活,后来回到美国写作。当年林太乙看到父亲林语堂的时候,不觉吃一惊。因为林语堂老了瘦了许多,头发开始秃顶。可以说,林语堂当时是劳心劳力,这段“当官”的经历依然是失败。

    纵览林语堂一生之中几次的“当官”经历,确实缺乏可圈可点的地方,几乎都是以黯然离开作为结束。林语堂在晚年回到台湾定居,当时蒋介石要任他当“考试院副院长”,林语堂辞了,这是一个聪明的决定,如果林语堂接任了,谁能说又会不会再次是个遗憾的结局。可以说,林语堂不适合“当官”,林语堂是个文化人,林语堂传播了文化,文化也成就了林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