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桂香岭红军洞
安厚炉峰有一条通往云霄马铺的古道——桂香岭,桂香岭旁有座桂香岭水库,水库边呈U字形拐弯处有一座红军洞。
前阵子,得悉安厚镇桂香岭红色基地和红军洞举行揭牌仪式,机会难得,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和老友便乘汽车前往。
坐在车上,我浮想联翩,仿佛回到那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我仿佛看到,英勇的红三团将士们与反动武装展开激烈的战斗的场景。在那极度艰难困苦的革命年代,连最起码的生存都是个大问题,红军战士每天都面临生死考验。经费筹集困难,地下交通员又联系不上,生活极端困苦。衣服破了补了又补,肚子饿了,只能吃野莱、野果或山涧里的小鱼充饥。然而,敌人时刻紧盯着游击队的动向,怕引来敌人,即使躲在山洞里,也不敢生火做饭,红军战士经常吃生的,常常闹肚子,极大影响他们的战斗力。
为了解决这燃眉之急,1944年正月十五日晚,乘安厚马塘社演社戏之机,闽西南武装工作队的刘永生同志和闽南特委特派员卢叨同志毅然决定,抓捕安厚马塘社的地主土豪张蕃珠,通过打土豪使红军游击队得到后勤补给,使红军度过极为艰难的岁月。
当年,活动在乌山的红军还进行了水晶坪伏击战,奇袭车仔圩……一系列战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汽车在桂香岭盘山公路上颠簸,我身子猛然一颤,啊!“桂香岭水库”五个大字已映入眼帘。
桂香岭红色文化基地和红军洞的揭牌仪式结束后,我随人流向水库岸边走去。雨过天晴,太阳躲进云层里,远山朦胧地披轻纱。秋风微拂,空气清新。俯视水库里,
水光潋滟、树木倒影,水天一色。小鱼吹泡,水鸟遨游,白鹭低飞,简直就是一幅妙趣横生的山水画。
遥想当年,这里没有水库,只有一条山涧,山涧里的石头长满青苔很是湿滑。藤蔓交错,荆棘丛生,虫蛇出没,野狼哀嚎。涧旁的山上树木繁茂,遮天蔽日,阴森恐怖,走进这里,会使人胆战心惊。在这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就有一批信仰坚定,意志坚强,不畏艰难险阻的红军战士穿行在这荒山野岭之中。
红军洞到了。洞旁有几块天然花岗岩石头。经人工处理后,陈少华将军题写的《红军文化基地》;还有刘思刚将军、郭尊先将军的题词都镌刻在巨石上。洞顶的石头上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题写的《红军洞》三个字。这些书法有的俊逸潇洒,有的龙飞凤舞,有的妍美流畅,使我眼花缭乱。红军洞旁的树木笔直挺拔,像一队队整装待发的士兵,英姿飒爽。
我顺着狭窄的洞口走进洞里,据胆大者说,石洞往下延伸,且洞中有洞,洞洞相连。在灯光的照射下,可清晰地看见:洞内大约有十几平方米,洞壁上沁着水珠,凹凹凸凸,洞顶高低不一,高的有三米多,可站立行走。低的只有几十厘米,要匍匐经过。洞呈∧形,可能是因地质运动,巨石破裂、山体下滑、巨石上部倾斜紧靠形成的洞穴。
据传,在战争年代,此洞曾作为红三团、红九团、闽南特委的秘密联络点。红三团团长卢胜、闽粤赣边闽南支队政委卢叨、平和县委书记陈天才等革命前辈曾在这一带进行革命活动。1936年底,敌人围剿平和大芹山革命根据地,负伤的红军战士曾到这里疗伤。
红军洞,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向人们述说着这里曾经的一切。置身洞中,我陷入沉思,在这阴暗潮湿的环境里,革命前辈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不畏艰苦,百折不挠。想到他们的初心与功绩,不禁令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