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探古怀幽
上杭,是我近年来一直想去的一个地方。只因一个人曾经在那里屯兵驻节……
上杭,对于王阳明来说,是其建立事功第一仗——“平漳民乱”的重要战略据点;而对于每一位闽籍阳明后学来说,那是圣神的一座殿堂。明成化六年(1470),顺天府邱昂奏请添设“漳南道”,专门管理漳州、汀州二郡事务,道衙置于上杭县。也就是说,王阳明“平漳民乱”的最高指挥机构就设在上杭。
从王阳明一生走过旅程的轨迹来看,如果将其老家余姚作为出发原点的话,那么他的人生轨迹大致有三条粗广的路线:一条是到京城,一条是到龙场,一条是经江西再到广西。在这三条路线中,王阳明有“两次半”入闽。其中一次便是正德十二年(1517)春天,时年46岁的王阳明巡抚南、赣、汀、漳等处地方,因“各官顿兵不进,致此败衄……本院即于当日选兵二千,自赣起程,进军汀州……自汀州进军上杭,期至贼寨,亲自督战。”这是王阳明第二次来到福建。在闽期间,王阳明平漳乱、立县治,祈时雨、造浮桥……
仲春时节,万物苍翠。我走进上杭县城的瓦子街,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阳明亭。这是为纪念王阳明奉命平漳乱,驻节上杭而建的,亭中石碑的正面刻有王阳明手书的《时雨堂记》。从中可知:正德十二年(1517),奉命平息漳南“山民暴乱”,王阳明驻扎于此。面对当时上杭出现的严重旱情,王阳明祈祷上苍降雨以救黎民生计,或许是先生的诚心感动了上苍,果然天降甘霖,但还未足以解除旱情。由于前方军情紧急,阳明先生匆匆赶赴平和前线督战,待到平定漳乱率军凯旋之时,仍不忘百姓仰天望雨之苦,在位于瓦子街的察院行台为民众设坛祈雨,果然连降三天大雨,真是“好雨知时节”,旱情得以解除。乡绅官员请求将王阳明下榻处的厅堂命名为“时雨堂”,并作《时雨记》。我们还可从“山田久旱兼逢雨,野老欢腾且纵歌。莫谓可塘终据险,地形原不胜人和”的诗句中,似乎看到上杭百姓因天降甘霖,纷纷抓住农时,耕田、插秧,一番辛勤劳作的情景,感受到百姓安居乐业的欢欣与自足。
据《上杭县志》记载,当时的察院行台旧址“在县东北,旧为射圃。明弘治元年(1488),驻杭巡道伍希闵檄知事周琛规划创建,移射圃于东南,拓其旧基。中为澄清堂五间,左右耳房各三间,堂前为大门,堂后为清风堂,又后为退思堂三间,两厦翼以小屋,偏厦厨房浴室在焉。开北轩空地为方圃,周缭以垣。正德十二年,南赣巡抚王守仁征漳寇驻节于此,遇旱而雨,因改清风堂为时雨堂。崇祯四年(1631),巡道顾元镜檄知县陈正中修之,后渐圮。国朝康熙十九年(1680),知县蒋廷铨重修时雨堂,建大门三间,讲堂三间,东西耳房二间,详请守道周昌设为社学。”沧海桑田,察院行台几经毁坏,几易重修,先后改建为阳明书院、四乡阳明祠等,而今已成为一所小学(城东小学)。昔日平定漳南“山民暴乱”指挥中心的察院行台,变成今天书声琅琅的校园,着实让人感慨万千,也更加读懂了阳明先生“月夜高林坐夜沈,此时无限故园心。山中古洞阴萝合,江上孤舟春水深。百战自知非旧学,三驱犹愧失前禽。归期久负云门伴,独向幽溪雪后寻”的思想境界和学者的文人气质。是的,横戈百战虽能平定“山中贼”,却无法从根源上平息动荡的社会矛盾,唯有以文化人的“旧学”才是破除“心中贼”的根本途径。
王阳明驻节上杭之后,看到汀江两岸往来的人们经常集中在南门敌台附近,进出城的人,只得无奈依靠几只渡船又慢又危险地摆渡,真可谓是:一江横亘万众愁。于是,就令人在南门的一个渡口下方重新建造一座浮桥。《上杭县志》载之:“正德十二年(1517),南赣巡抚王守仁莅镇又移水南,名阳明桥,寻又废。”此桥的建成,免除了民众渡船之苦,极大方便了居住在汀江两岸的上杭百姓来往和物资交流,深得民众拥戴,人们自发地将浮桥称之为“阳明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尽管这座浮桥又曾被大水冲毁,但有了这次肇基建桥之始,后之执宰杭城者无不屡毁屡修,不断完善。
历史往往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巧合。据康熙《上杭县志》记载“(明成化)八年,城成……为七门……上南曰兴文,中南曰阳明,下南曰太平。”也就是说,在明成化八年(1472)上杭城建成之际,时任知县的胡钺就将临江之畔的中南门命名为“阳明门”。我想,作为一方执宰者,更多的是祈愿杭城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吧。而这一年,在千里之外的姚江之畔,诞生了一位“真三不朽”的王阳明。且在杭城落成45周年之后,这位圣人奉命率兵驻扎于此,并在门前修建一座浮桥,人们称之曰“阳明桥”。“阳明门”朝夕迎着“阳明桥”,接纳八方民众,川流不息。站在“阳明门”下,回顾左右,昔日熙熙攘攘等待过江的人流,早已不见,略显得有点冷清。只有那曾经被来来往往的脚步磨得光滑的石板,以及那被岁月无情侵蚀得斑斑驳驳的城墙,依稀在诉说着曾经有过的辉煌。抬头仰望,那“阳明门”三个大字依然镶嵌在城门之上,屹立于汀江之滨,见证了汀江的川流不息,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杭城的日新月异。
王阳明在上杭驻扎时间虽然短暂,但却施行那么多的仁政德治,留下时雨堂记、阳明门等诸多遗迹,更留下了《回军上杭》等多篇不朽诗文,影响着上杭,乃至汀州、漳州。几百年来,先生为民之情怀的高大形象就在人们过往之中,自然由衷矗立在百姓心中,更无须雕像,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直到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