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
当前位置《平和网》 > 柚都平和> 第439期>第4版
    第4版 :五江之源
    《柚都平和》—平和人自己的报纸
    报刊搜索: 搜索

    木梳里的婉转年华

    作者:⊙江惠春 文/图 来源:柚都平和 时间:2022-07-04
    编辑:周忻昊 点击数: 字号:

    对于木梳,一直情有独钟。

    在某个古典的画面里,红帐珠帘,闺阁中的女子,静坐于镶刻着美丽花纹的红木梳妆台旁,手执一把木梳,在摇曳的烛光中缓缓地梳理着秀发。眉眼间,一抹轻轻浅浅的笑意,萦绕在脸上。这样的画面,已被众多影视作品定格为经典镜头。

    年少时住在乡下的老房子里,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一幅画面,冬天的午后,看姑妈家隔壁的阿婆,每天坐在门口的板登上,眼望前方,手握一把乌黑澄亮的椭圆形木梳,就这样一遍遍地梳着日渐稀落的头发。阿婆年事已高,头发也有些发白,可这并不影响她梳理头发时满脸的庄重表情。村里人都知道,阿婆年少时嫁与本村的木匠。结婚时,木匠亲自打造了一把原木的梳子送给新婚的妻子。因时局动荡,婚后不久,木匠就被抓去充军,从此天各一方。新婚的妻子开始独守空房,在流离失所的日子里苦苦寻觅对方的踪迹却终是无果,这一晃就是经年的岁月。如花的女子韶华已去,惟有这把木梳长伴枕边。一把木梳,一世情牵。梳子被阿婆细心地呵护着,那细细密密的木齿梳上,溢满了阿婆对爱的坚守,对家的眷恋之情。不管岁月如何变迁,阿婆就这样一直固守着心中的那份执著。

    从姑妈那里听了阿婆的故事,少不更事的心里,对木梳充满了好奇,很自然的心里就有了一份木梳情结。从小短发的我,开始蓄起了一头长发。在美丽的青春年华里,深藏着对木梳的美丽向往。人生从此和木梳结缘。第一把木梳,是在省城买的。那时还在读书,在福建师范大学的学生街里,有一家精品店,橱窗里摆满了各式的牛角梳,造型美观,上面刻着精美的图案,同学们赞叹不已。我却不为所动,却对角落摆放的那把并不引人注目的木梳心生欢喜。那是一把浅绿的梳子,月牙形,很是别致。店里的小妹介绍说那是把桃木做成的梳子,木梳跟其它材质的梳子不一样,每把木梳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世上没有一模一样的木头,所以做出来的木梳也是各有千秋。难得一眼就被这把木梳所感动,当即就买了下来。从此,很长的岁月里,我都随身携带这把桃木梳,细细感受木梳划过长发的感觉,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青涩年华里,指间宛然有一种落寞,在桃木梳里若隐若现。

    母亲也爱用木梳梳头发,不过母亲对木梳并不讲究,用的是商店卖的那种最普通式样的本色木梳。年轻时的母亲是卷发,在她的理解里,用木梳的好处是防静电,梳发的时候能让头发相当服帖。我对母亲的理解不置可否,木梳,是心里的一份憧憬。多年后,市场上的木梳品牌日益繁多,做法也更加别致美观。一些品牌木梳,更是得到人们的喜爱,成了不可多得的工艺礼品和收藏品。而我的梳妆台上,也有了各种各样的红豆杉木梳、合木梳、檀木梳等。木梳,衬托的是一颗玲珑剔透的女儿心。试想,《木兰辞》里的“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似铮铮铁汉般,在脱下战袍手执木梳,捻一缕发丝时,潜藏的那份情怀飘逸而出,女儿家的心思一览无遗,那样的场景,有一种淡然绵长的唯美,或许,这应该也是大多数女子的美丽梦想吧。

    在生活中,我相信,喜欢使用木梳的女子,都有一颗温雅恬淡的心,那心里自始至终都深藏着古典情愫,这是沧桑岁月所无法夺走的柔情。一把木梳在手,世俗生活似乎变得诗情画意。年轻时她们用木梳摇曳出一份快乐与明媚,随着年龄增长,历经岁月的沉淀,身上多了份成熟与从容,就像木质本色,从浅浅的原色,在长年累月的梳洗中,逐渐变得有着更深沉淀的颜色,那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执著,一如木梳般温婉而不失坚韧,柔美却又细腻。而今,随着年龄增长,对木梳的喜欢有增无减,有位好友人送了我一把木梳,一个精致的红色锦缎布袋里,装着一把紫褐色古典式月牙形的紫檀梳,纹理自然漂亮,没有任何油漆成分,完全靠人工细细打磨制作,触摸起来滑润细腻,握在手里,可闻到淡淡的紫檀清雅之香。好长一段时间,我总是拿来把玩,握在手中如触摸一块温润软糯的玉石般欢喜。

    木梳,在似水流年里,婉转成一首纯美的诗歌,每一句流动的诗行里都蕴含着深深的韵味。如今,光阴不再,可是心里的浅韵流芳一直不曾改变。在某个宁静的夜晚,依然会手执一把木梳,精心梳理着那远去的年华,任岁月行走,我心依旧。